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通过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分析,给耕地做一次“全面体检”,是一项摸清土壤家底的重要举措,对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华龙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于2023年全面铺开,由区农业农村局、省地球物理空间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农业大学共同完成。其间,3个采样队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59个行政村的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等农用地的37个田间样点进行了调查采样。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对36个表层样点、1个剖面样点的田间调查采样工作,田间调查采样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并多次受到省、市三普办的通报表扬,为打赢土壤普查攻坚战提供了良好开局。
一年多来,为开展好华龙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区三普办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成立了华龙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为“三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为充分发挥全区土壤肥料、农技推广系统在土壤学领域的人才优势,强化土壤“三普”工作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华龙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华龙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和综合服务组,为土壤“三普”提供了人才保障。
按照中央及省、市关于土壤普查工作的统一部署,适当考虑提前量,逐层逐项倒排工期,明确好招标、实操等各环节时间节点,制订了翔实的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逐项推进、有序推进、高质量推进。
华龙区严格按照国务院土壤普查办《关于加强土壤普查全程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全程质量控制重点工作,压实全程质量控制责任。采样期间,质控人员全程监督,采样时保证有省级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
“三普”样点点位遍布全区各乡镇,分布广泛,为强化与各乡镇的工作协调,在行政推动上,各乡镇农技人员对接区三普办,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在现场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各乡镇农技站熟悉本地情况、熟悉本地农户的优势,切实做到“两个现场”,即现场协调问题、现场县级质控,提升实际操作质量及效率。
下一步,华龙区将继续保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工作精神,有序推进样品检测化验、数据审核、成果汇总等内业工作,为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作出华龙贡献。
本报记者 杜鹏 通讯员 吉冠华 程兆东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