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水墨淋漓,闲坐木格窗下,吟诵唐代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乡间农事立时浮现脑际。窗外槐花轻飏,丝瓜绕篱,青桐匝荫;水边新荷摇曳,菰蒲凝绿,渔舟静泊。
乡间恰逢端午夏至时节,菜籽小麦归仓,黄豆已点种,便见袅娜村妇在水田里躬身插秧。婉转的秧歌荡漾起伏,在晚霞炊烟里缠绵悱恻。
默念青秧,有股清凉古意,一片幽深和暗绿。插秧是乡村的盛大礼仪,诗经般古雅,流泻着浪漫风情和古典意蕴。插秧女子蓝襟短袄,发髻婉约,斜插栀子,恍若旧时画卷,唯美而忧伤。
先前沤好的秧田被农夫拾掇得颇精致。青秧们风中欢舞,淘气十足。清浅水田倒映蓝天白云,有田园风光的赏心悦目,也有宁静中的温婉风情。
破晓时,天空是澄澈的天青色,倘若古镇染坊。水乡女子,头裹桃红方巾,身着水印蓝衫,步履轻盈地来到田塍陌头。她们捋捋沾露鬓发,挽起绣花裤管,踩进秧田,清凉从脚底传遍全身。
农夫挑着秧苗,如红楼梦里大家闺秀出嫁时挑着嫁妆与贺礼。秧苗鲜嫩水灵,似翡翠雕刻而成,用力一甩,稳健地滑向水田。水田犹如洁白的绸缎,任村妇们勾皴点染、描摹织绣。
她们倾身弯腰,捏着秧苗,顺着红色秧绳赶趟儿插秧。细密的汗珠顺着瓷实的脖梗往下流,濡湿衣襟,发髻婉约地窝在脑后,令人走进雷诺阿的画境里。
她们娴熟地掰插秧苗,凝睇水中姣美面容,不禁莞尔一笑。那自额至颈构成的曲线,犹如古希腊的雕像,尽现身姿的婀娜与娉婷。她们袒露着粉白小腿,有节奏地摆动着手臂,构成一幅富有诗意的风俗画。插好的秧苗,横上线,竖成行,绿茵茵迎风招展,如一阙阙宋词小令,满目的清爽与惬意。
轻风里传来甜润的秧歌:“布谷声声催人忙哎,哥犁地来妹插秧喔。犁铧泛起千层浪,秧绣大地万重行哎!”歌声如百灵登枝、云雀放歌。农夫们唱和几声,粗犷的歌声惊得鸟雀们洒下一串甜腻的乡音土韵,扑棱棱飞到远处的蒿草丛中。
晌午时分,圩堤上便出现送饭的黄发垂髫,后面跟着一只小花狗。大家蹲在田埂上,搛嚼着鲜美的乡土小菜。孩童们在水田里追逐嬉戏,快乐像布谷鸟飞向浩渺的蓝天。天色如青秧一样饱满澄净。水田漠漠,阳光泼洒,尘嚣渐远,乡愁空旷无边。
霞光飞溅,秧田恬静而安然。轻风贴着湿漉漉的秧苗踅过,秧苗轻舞着,诠释感恩的情怀。夕阳濡染,青秧披上霓裳,光华灼灼,再现诗经年代“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的盛大婚礼,场面奢华。青秧齐刷站立,犹如严谨工整的欧体。青秧起伏驿动,俨然潇洒飘逸的兰亭序。风轻抚,秧苗飒飒作响,空灵如班得瑞的轻音乐。
秧苗立于清凉晚风中,如鲜衣怒马的追风少年,又如一段浅浅而忧伤的青春,站在夏天的路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沉静内敛,热烈而不招摇。
“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插秧时节,漫步乡野,驻足凝眸插秧场景,遥望水田间的动人之舞。幸福以一种古典而辛劳的方式在大地上流传。棵棵秧苗如同精致的首饰,插戴得田地更年轻、更丰满。插秧是乡亲们对土地最虔诚的叩拜。布谷啼啭,梅黄雨细,素手插青秧,插下去的是秋天的金黄和丰硕、村庄的善良和悲悯、人类的精神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