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金堤

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同步的姓氏——濮

□ 张满飚

濮、濮阳,是同一姓氏,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姓氏,源自黄帝、颛顼时期的濮族,即濮人,可以说是与中华文明五千年同期而生,同步而长。

濮人生活在古濮水地区。古濮水是古代中国“四渎”(黄河、长江、淮河、济水)中济水之中游,济水的上下游皆称济水,只有中游称濮水,很明显是因濮人聚居的濮地而另名,其区域大部分在现在濮阳市境内,部分在与濮阳市相邻的河南、山东一些县境内,现在的地名濮阳、濮城、濮州和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地名曲濮、宛濮、城濮、濮县等大体勾划出了其所在范围。这是中原地区一方天然的沃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核心发祥地。《竹书纪年》载:“帝颛顼高阳氏元年即位于濮。”这说明颛顼时就有濮地。顓顼大帝的都城帝丘就处在濮人居住地腹心。颛顼的生父是黄帝嫡子昌意。《史记》载:“昌意娶昌濮,生高阳。”《华阳国志》载:“昌濮,亦谓之女枢。”据《汉语大字典》:“枢,北斗第一星,借指天子之位。”就是说,女枢原来是濮人的女王,嫁于昌意后又称昌濮。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濮”命名的人,是濮人后裔的先祖。

颛顼是五帝中开疆拓土有极大作为的大帝。《史记·五帝本记》记载,他继承黄帝遗志,将黄帝统一天下的伟业发扬光大,建立起的帝国“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与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辖域大体相当。在这次开天辟地的大统一过程中,濮人居地是颛顼平服四海的大后方巩固基地,濮人作为颛顼帝的核心支脉追随颛顼帝征战四方,为统一天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后来濮人一部分留下来建立了蒲国,一直到周朝末年。蒲,极具生命力,蒲公英的花开花落入地生根,菖蒲、蒲柳、蒲葵等都是人居家日常生活的用品。他们以蒲命国,就是以此激励自己顽强生长。一部分沿着当年追随颛顼帝平服江南的足迹,如蒲公英一样随地生根找到了新的家园。其往西南的一支,曾经在鄂、渝、川交界地带建立起“百濮”国,“百濮”曾随周武王伐纣,其后裔后又徏入云南等西南省份。目前,在土家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中,至今仍口碑相传、族谱相载自己的祖先是濮人,祖地是濮阳。其他各支则星布于江苏的南京、无锡、扬州、常州、镇江、南通,安徽的芜湖、马鞍山,浙江的丽水,山东的聊城、临清,贵州的遵义、贵阳,以及陕西、河南、四川、甘肃、重庆、上海、黑龙江等四五十个县市,他们以濮、濮阳为姓,乃至为村名、为镇名、为公司名,精心自豪而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祖根。

无锡“尚忠堂濮氏”就是著名的一支。

濮人,就是这样的古老而多彩。

濮阳,是造字圣人仓颉的故乡。想来十分有趣,濮字,由水、人、业、美四字组成,美字却少了一横。这寓意什么呢?水美、人美、业美,美中缺一。由此可以看出濮人的祖先是多么智慧!他们将水美、人美、业美作为自己的追求,又自知美无终点,这是多么自信、自尊而乾亁谦谦!也许,这就是濮人五千年生生不息的DNA密码。

2024-07-19 □ 张满飚 1 1 濮阳日报 c143918.html 1 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同步的姓氏——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