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濮雪松回“家”探亲记

“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等孩子成年了,我们会让他常来中国、常来濮阳、常来福利院看看,感受这份深厚的情谊!”7月28日,一对荷兰夫妇通过电话向市社会福利院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对荷兰夫妇所说的孩子叫濮雪松,今年11岁,在出生仅28天时,因足疾被亲生父母遗弃。幸运的是,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他,并及时带他到上海做了足踝矫正手术,使濮雪松得以健康成长。2016年6月,濮雪松被来自荷兰的一对夫妇收养,从此开启了他全新的人生旅程。

7月22日,这对荷兰夫妇带着濮雪松跨越千山万水,回到了濮阳这片曾给予濮雪松最初温暖和关爱的土地,和市社会福利院共同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亲情佳话。

为迎接濮雪松一家的到来,市社会福利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温馨而有意义的活动。当濮雪松再次踏入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时,迎接他的是叔叔阿姨们温暖的怀抱和感动的泪水,一幕幕超越血缘的亲情画面,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在市社会福利院为濮雪松一家举办的回访座谈会上,濮雪松的养父母分享了他在荷兰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情况。如今的濮雪松,不仅英文口语流利,还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平时坚持在学校学习中文,且兴趣爱好广泛。为表达对濮雪松的祝福和关爱,福利院为他准备了一本精美的相册,里面记录了他成长的点点滴滴。濮雪松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了这份深情,他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街舞,并将制作的小礼品送给了福利院的弟弟妹妹。

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濮雪松一家参观了他曾经生活的场所,并和曾经陪伴他的“大哥哥”“大姐姐”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和互动。

午餐时分,福利院为濮雪松准备了一桌地道的家乡菜,让远离故土的他再次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濮雪松说,这次回家不仅让他回忆了过去的点点滴滴,更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本报记者 吴丹

2024-07-30 1 1 濮阳日报 c144336.html 1 濮雪松回“家”探亲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