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市红十字会

打好防溺水“组合拳” 织密安全“防护网”

本报讯 (记者 吴丹) 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为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消除溺水事故,市红十字会迅速行动,打好防溺水“组合拳”,织密生命安全“防护网”。

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并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深入各中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及模拟演练,向学生传授防溺水基本知识、正确的救援技巧及自救方法。同时,利用微信等载体,定期向家长推送防溺水知识,确保安全知识覆盖到每一个家庭。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已举办防溺水安全知识专题讲座140余期,惠及人数超2 .5万人次。

完善重点水域防护设施,提高救援硬件保障。市红十字会多方筹资,在龙湖等重点水域配备救生衣100件,在龙湖、马颊河沿岸发放1000件救生衣。各县(区)红十字会为救援队配备AED、冲锋舟、发动机、对讲机等救援设备装备,救援能力进一步提高。

落实值班备勤制度,确保快速响应。为确保发生溺水事故时能够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置,市红十字救援队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制度,并对所有救援装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组建由20名备勤队员组成的救援小组,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准备接受110、119及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的指令,确保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织密安全“防护网”。组织红十字救援队员不间断在重点水域开展日常巡逻巡视,同时协助各县(区)开展防溺水工作。南乐县红十字水上救援队在西湖、马颊河等水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和护河巡堤活动,台前县红十字救援队和濮阳县的红十字救援队分别针对各自区域内的重点河流开展日常巡河。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巡逻巡视人员超过1000人次,有效降低了溺水事故的发生。

2024-07-30 市红十字会 1 1 濮阳日报 c144337.html 1 打好防溺水“组合拳” 织密安全“防护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