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走进华龙区建设办开西社区昆吾花园(一期)小区,只见最南边一大片空地上种植的油菜、小白菜、南瓜等蔬菜长势喜人,而令人费解的是,种植这些蔬菜的居民却准备全部连根拔掉。
面对记者的疑问,居民肖可芬说,自己在小区居住20多年了,因为家住一楼,退休后和老伴喜欢种点东西。“物业人员要统一绿化,咱不能因为自己拖了后腿。只要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全力支持!”
物业服务联系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您还不知道吧?在我们社区,物业和居民一家亲!”站在一旁的社区党委书记宗伟霞接过话茬说。
开西社区有24个居民小区3054户居民,常住居民8549人,是一个集商品房、廉租房、老旧小区于一体的综合型社区。目前,整个社区有物业管理的小区9个、物业和业委会合作管理的小区7个、业委会自治小区8个。
近年来,开西社区积极探索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结合每个小区的特征,对小区进行精细化分类管理,尤其是对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实行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为主体的“一核引领、三方共治”工作机制,并通过指导物业公司开展创建“红心物业”活动,打造以恒基物业为代表的“红心物业”企业,着力改善辖区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惠民便民“爱心牌”
关键时刻“显身手”
记者在社区走访时,发现每家每户门上都挂着一个小牌子。
“你别看牌子小,作用可真不小,因为这是物业人员制作的惠民便民‘爱心牌’。”宗伟霞指着牌子说。
原来,为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社区物业人员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个“爱心牌”,牌子上详细记录着社区、物业、热力、天然气等部门的电话。居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相关单位。
提起物业公司的服务,居民王艳丽显得格外激动。她说,2019年春节后的一天晚上,自己带孩子去了娘家,留丈夫一人在家。不巧的是,丈夫半夜突发脑梗塞,情急之下,她打通了物业人员的电话。接到电话后,物业人员立即将她丈夫送往医院。“多亏了物业人员,不然我爱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监控摄像头全覆盖
守护社区“大平安”
走进物业公司的办公楼,只见墙面上挂满了业主赠送的锦旗。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段真情,一份肯定。你看,这面是居民最近送过来的。”宗伟霞指着一面写有“事故无情人有情 助人为乐显真情”字样的锦旗介绍道。
为切实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守护好居民群众安宁,从2022年开始,物业公司对小区监控摄像头分批进行更换。截至目前,60个监控摄像头已全部安装完毕,实现了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安装监控摄像头,直接受益者是居民群众,不仅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和谐社区建设。
不久前,小区两户居民因孩子在广场玩耍时不慎摔伤胳膊而发生了矛盾。为了弄清事故责任归属,他们第一时间来到物业公司查看监控。最终,在物业人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并向物业人员赠送了一面锦旗表示谢意。
“业主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鼓励。”恒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赵鹏晓表示。
绿化美化环境
提升居民群众生活品质
在开西社区,记者看到不少垃圾桶被纷纷装上车,同时,一批新的垃圾桶被运过来投入使用。
“这些垃圾桶为什么都被拉走了?”面对记者的疑问,赵鹏晓赶忙解释说,每年物业公司都会对垃圾桶进行清洗,特别是夏天清洗频率会更高。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物业公司在将旧的垃圾桶拉走的同时,会将库存的垃圾桶搬运到小区。
宗伟霞介绍说,围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开西社区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全程跟进施工进度、质量监督,优化完善施工方案,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同时,聚焦打造群众“家门口红色文化服务圈”目标,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物业公司组织开展车辆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电梯故障、环境卫生等小区治理专项行动,切实改善了小区人居环境,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近两年,开西社区圆满完成改造的小区共17个,惠及2500余户居民。今年,社区联合恒基物业、李柳物业、海川物业,先后开展暖心慰问、上门服务等活动50余场次,形成了浓厚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氛围,共同构筑起暖心互助的和谐家园。
“社区与物业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同研究、活动同谋划等机制,实现了社区与物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居民需求,延伸治理触角,以‘红心物业’‘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真正让物业‘红’起来、治理‘活’起来、民心‘暖’起来。”宗伟霞表示。
本报记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