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为了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不少家长铆足劲立志培养人中龙凤,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当,不惜财力精力,不计任何成本。作为从教近40年的教师,对此我深感忧虑。这种盲目跟风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疲惫不堪、消化不良,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与家长最初的心愿南辕北辙。
曾听到一名家长朋友这样说:“我拼尽全身力气,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看似平淡的话语,其实很有深意。其实,教育孩子根本没有所谓的“起跑线”,如果非要给孩子找成长的起跑线,这条线恰恰是孩子的父母亲。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首先是一场发现之旅,教育者就是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的孩子极具数学天赋,具备超强思维能力;有的孩子喜欢读书,喜欢在文字堆砌的世界里筑梦、徜徉;有的孩子擅长绘画,能仅凭直觉判断、识别各种图案的细微差别,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奇幻世界;有的孩子天生具有领导力,能在各种复杂的境况下,迅速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点亮”,做一个点灯人、引路人和陪伴者。
当我们察觉孩子的特长和愿望后,就要不经意地去点拨、鼓励、指导。这就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一支蜡烛,照亮心底的那一份光明。例如,对酷爱阅读的孩子,我们可以把他引进文学的殿堂,帮助他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孩子敏感多思的心灵借着文字展翅翱翔;对痴迷历史的孩子,我们就带他走进历史博物馆、红色纪念馆、革命旧址……聆听历史故事,拓宽人文视野;对热爱音乐的孩子,我们不妨带他去听音乐会,参加合唱团,请专业导师给予专业指导,促使孩子的音乐梦想幸福绽放;对于擅长绘画、心灵手巧的孩子,则鼓励他们“我手绘我心”“巧手塑未来”,在不断参加绘画比赛、参观艺术展览等浸润中,扩容他们的艺术细胞,提升对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请记住:您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赞美的表情,甚至是一个悄悄竖起的大拇指,都是在为孩子们的梦想添砖加瓦。
做孩子心灵的点灯人,是对孩子潜在天赋的唤醒,是对精神灵魂的滋养。家长朋友们,请不要吝啬您鼓励的眼神、温情的提醒、真诚的赞美,在孩子有所进步的时候,请您轻轻地拍拍肩、摸摸头、击击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将会让您的亲子关系变得和谐而融洽,让彼此感受到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带来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