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濮阳县八公桥镇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讯 2024年以来,濮阳县八公桥镇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展现乡土风貌、打造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组织引领建强人才高地。镇党委围绕“五星”支部创建,通过“标准+示范”建设,进一步优化设置、完善功能,推动党组织全面过硬。同时,注重发挥村党组织聚集人才作用,抓实村级人才队伍雁阵培养,广泛吸纳返乡留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高素质群体,蓄足“源头活水”。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超过六成,45岁以下人数占比超过九成,真正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后备力量培养要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力量。

和美乡村照亮乡土人情。“望得见林、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村庄鲜明的标识,也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该镇聚焦人居环境改善,2024年有3万余人次、200余车次,参与投入环境提升工作,乡村道路洁净如新,沟渠河道清澈亮丽。和美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该镇注重发掘保护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资源投入、融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让能够代表该镇的优秀文化凸显出来。特色小吃“壮馍”、战斗指挥部红色文化纪念馆、和圣陵园等一个个鲜明符号,串起了独属于八公桥的“乡愁”。同时,该镇结合时代特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大讲堂、文化广场等平台,积极开展“六尺巷”等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培育遵纪守法、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产业兴旺助力经济稳健。2024年,该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目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丰富产业发展形态,积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把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深化“互联网+”思维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云平台等传播模式,让本地“土特产”变成乡亲们致富的“金饭碗”。北靳寨村优品辣椒、北王庄村水蛭养殖、张路口村葡萄种植等乡村振兴项目的集体经济收益提升明显。同时,镇党委、镇政府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以训达粮油为龙头、静脉产业园为载体,围绕“一镇两翼”发展方向,发展现代化农业深加工产业和再生资源全产业链体系,成功签约中顺、恒晟、善工再生资源回收项目,扎实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王志朋)

2025-01-09 濮阳县八公桥镇 1 1 濮阳日报 c152554.html 1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