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濮水公园停车场建设的直流快速充电桩可同时满足16台新能源汽车充电,为周边居民及公园游客充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②市民在充电站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图③瑞璞汽车小镇充电站可满足43台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出租车的充电难题。
本报记者 黄立 摄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便捷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切实解决市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2024年,我市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中,全力打造便捷、安全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1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市胜利路与濮上路交叉口西200米路南的濮水公园停车场,只见8台快速充电桩整齐排列。车主只需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为爱车充电。停车、插枪、扫码……一步一步根据提示操作,只十几秒的时间,前来充电的车主就完成了一系列充电操作。
濮水公园充电站是2024年新建成的一座充电站,共计建设8台120KW直流快速充电桩,可满足16台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2024年8月投入使用后,为新能源车主充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天带孩子来公园玩,顺便也给车充充电。孩子玩够了,电也充好了,啥也不耽误。”市民郭栋说,“这里的充电桩功率够大,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充满,很方便。”
郭栋刚说完,一旁准备充电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接上话茬:“这两年充电桩开始多了起来,对于我们开新能源汽车的出租车司机来说是个好事,再也不用发愁找不到地方充电了。”张师傅表示,现在开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政府再多建一些像这样场地宽敞、充电较快的充电站。
为办好这项民生实事,作为具体责任单位,濮阳城发投集团高度重视,组织人员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聚焦广大出租车司机和市民的充电需求,积极挖掘市城区公共资源,加强与市城市管理、规划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在公共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高需求”应用场所加速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同时,与社会停车场、社会投资方、社会运营商等进行多方洽谈合作,采取租赁车位、利润分成等多种合作模式建设充电站。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已完成濮水公园、瑞璞汽车小镇、市油田四高、市政府等47处550台充电站建设工作。
小小充电桩,惠及大民生。濮阳城发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建设力度,重点优化城区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⑩本报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李晖 张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