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吕晗)为拓展教育帮扶形式,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去年以来,台前县司法局立足本土文化特色,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通过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常态化学习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以法正行,实现了矫正模式由“管”到“育”的转变。
设立“张公艺学堂”。在台前县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县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为社区矫正对象讲解张公艺传统文化、介绍张公艺家风家训、现场教唱《百忍歌》,引领矫正对象感悟以“忍”为核心的张公艺文化内涵,进一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强化法治观念、提升道德修养、筑牢矫正意识。
开展“孝道育人”主题活动。“妈妈,孩儿知错了。我一定改过自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在县司法局举办的以“明孝道 知感恩”为主题的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现场,多名社区矫正对象与父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泣不成声地表达悔意。该局还开展“孝道育人”主题教育暨法律知识集中培训活动,讲述隋朝孝子张清丰“头炉烧饼孝娘亲”的故事,宣传各地涌现出的孝老敬亲典型,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促使其知罪悔罪,重回人生正轨。截至目前,该县共举办“孝道育人”主题讲座4场,参与矫正对象130人次。
讲好“六尺巷”故事。“六尺巷”的故事,是两家邻居相互礼让、和谐共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县司法局将这一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管理教育,引导矫正对象树立以和为贵的理念,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工作人员通过分享“孔融让梨”“负荆请罪”等典故,以及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鼓励矫正对象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遵孝而行融寒冰,春风化雨换新生。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既领略了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深刻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同时,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社区矫正对象一致表示,将珍惜矫正机会,努力改过自新,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取顺利回归社会,成为遵纪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