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堤

结伴同行 缘香致远

□ 杨学林

在我家的旧木箱里,珍藏着一叠叠《濮阳日报》方格纸撰写的底稿,虽然有些泛黄、褶皱,却掩藏不住我与《濮阳日报》的深厚缘情,还有那青春岁月的过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作为业余通讯员给濮阳县广播站供稿。有一天,在编辑部里遇到了《濮阳日报》,感觉版面栏目设计新颖别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就尝试着投稿。虽然报纸与广播都是新闻素材,但报纸内容的深度和详细程度更高,适合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面对新的挑战,我特意订阅了一份《濮阳日报》进行认真研读,分析栏目内容特点,学习新闻采写技巧,来提高自我的写作水平。记得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去报社送稿,冯秋昌编辑看着我字迹有点渗洇模糊的文稿,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还不厌其烦地进行审阅、校对。面对面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他说:“你们生长在农村,本身就具备体验农村生活的一大优势,要好好发挥。你的文笔不错,只要善于捕捉新闻事件热点,追踪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加以深入分析研究,就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随后,他赠送我两本方格稿纸,让我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因为家住农村,远离集市和县城,想买本方格稿纸都极其困难,尤其是专用格子纸,更是求之不得。从此,我更加努力,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都坚持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在火热的劳动热潮中挖掘新闻热点,追踪新闻线索,学习掌握写作技巧,使撰写的稿件质量有了大的飞跃。2015年度《濮阳日报》通讯员新闻奖评选中,我与赵少辉撰写的消息《黑板报传播文化三十年》荣获一等奖。

经过多年新闻通讯的撰写,让我积累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素材,催生我有了创作文学作品的念头。便尝试创作了散文《我爱故乡的芦苇》《鲜》及童话《母鸡与猴子》等。经过刘乡英编辑的指导和修改,在金堤副刊上得以陆续发表。30余年来,无论新闻通讯,还是文学创作都收获颇丰。在媒体上发表文章上千篇,还荣幸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等,给我人生道路上带来了精彩的光环。

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以前的手写工具由电脑键盘所取代,可以说,我们爬格子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当初那个年代,用格子纸给《濮阳日报》投稿的结缘,犹如初开的花朵,仍然在我心中绽放着青春的馨香……

2025-02-12 □ 杨学林 1 1 濮阳日报 c154354.html 1 结伴同行 缘香致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