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金堤

写作的温度

□ 李迎春

作家在写作中,通过温暖人心的文字传递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和深情,使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写作的温度。凡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无一不是具有温度的。我们耳熟能详的《背影》《秋天的怀念》《沁园春》《百合花》《与妻书》《赤壁赋》《劝学》……无不涌动着或热烈或深沉的温度。

我想一个写作者只有用手中的笔萌动了读者的心才能惊艳住时光,他的作品才会变得温热。每一篇好的文章都蕴藏着作者的灵魂,这个灵魂如同从笔尖燃起的火焰,或明亮,或柔和,即便它只是一点星火,亦可以照亮人心。而作家一旦拥有了写作的温度,必能用笔书写热爱、勇气与沉思,自然也能使读者感知到文字的温暖。

我愿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写作者。

我要用手中的笔去书写“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的炽烈,照亮前行的未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艾青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战士们奔赴前线时心中的呐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意气。这些热忱的文字,如明亮的火炬,照亮了那个时代,也照亮着未来。这些热忱的文字背后,有同样热忱的灵魂;此刻的读者通过作者的笔尖与其产生心房共振、灵魂同频。当我提笔去写鲜红的中国,去写火热的时代,去写热烈的生活,终以这份热爱化作奔赴山海的力量,照亮未来。

我要用笔去书写“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激励读者像风一样穿越荆棘。唯有风才能穿越荆棘,唯有勇气的火炬才能照亮脚下的路。无论是提笔写下“鲜衣怒马”的少年意气,还是“逆风而行”的逆行之勇,这种力量瞬间便能由眼及心遍至全身。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豁达,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毛泽东“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写作者应以笔尖之火,向世人传递热的力量,令年少者有志,令年长者有为。

我的笔还可以去书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思,让人在困境中获得慰藉。“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道。经历了瘫痪与伤痛折磨的他终是来到了“似乎早就在等着他”的地坛公园。在满园沉寂的时光中,他再次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不知是那个健康的他还是那个伤痛的他?其实一切都不重要了。这短短的一句话,凝结着所有的情感温暖,让人有了面对挫折与不幸的勇气。如果作者的沉思让读者解脱了生命的困惑,写作便于此时蔓延开去,终会在他们心田中绽出灿烂之花。

人生漫漫,岁月浅浅,以一半烟火谋生活,留一半诗意写人生。我将写作的温度化为笔尖点燃的火炬,去照亮人生之旅,让鲜花栽满人生路径的两旁。

2025-02-26 □ 李迎春 1 1 濮阳日报 c155185.html 1 写作的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