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张清森 侯婷婷 王传帅) 3月3日,在位于台前县侯庙镇大杨村的台前县蓝悦服饰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全力赶制一批出口日本的女士内衣订单。指尖翻飞间,一件件精致的内衣迅速成型。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乐章。
据了解,这家服装企业于2016年10月引进,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生产女士内衣,年产量达50余万套,产品销往日本等地。车间的建成,极大地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难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正在工位上忙碌的张田田说:“我在这里干5年了,每个月的工资能拿到三四千元。还不耽误接送孩子,比出门打工强多了。”
大杨村人口2100人,耕地仅有1600余亩。“要振兴,必须得兴产业。”村党支部书记杨代昌介绍,“目前,全村耕地已完成流转,可实现人均年净收入400余元。”
为解决村民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大杨村陆续引进多家服装加工、羽绒分拣、竹制品加工企业,并建成12个车间。“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6万余元,还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杨代昌略带自豪地说,“在村里车间上班的村民有120余人。即使一位60余岁的老人在竹制品加工厂干一天也能挣四五十元!”
收入稳定了,村里的环境也要跟上。2024年,大杨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修建主干道的柏油路面、次干道提升、铺设主干道雨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等。同时,村里自筹资金120余万元,铺设了胡同雨污管网,建设了污水井,真正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再也不会‘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了。”村民杨希标说,“去年下水道也修好了,大家都很高兴。”
行走在大杨村,干净平坦的柏油路两旁是漂亮整齐的农村宅院,村民文化广场的休闲和体育设施齐全,正是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村‘两委’计划再整合村内闲置土地13亩,扩建服装加工车间,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杨代昌对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