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市第一高级中学立足“学校-家乡-家国情怀”的德育进阶路径,充分挖掘校史文化资源,构建多维协同育人模式,将校史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
校史文化育人的价值与功能
遵循德育认知规律,培育情感根基。校史文化以学校发展历程、杰出校友事迹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切入点,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史馆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爱校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这种基于真实体验的德育路径,使情感培育更自觉、稳固。
契合学生兴趣需求,强化归属感。校史文化兼具人文精神、时代特征与历史深度,通过实物展示、校友故事等生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例如,学校荣誉墙、优秀教师风采展等载体已成为学生直观感受校园精神的“活教材”。
融合显性与隐性教育,实现多维渗透。校史教育既通过历史课、思政课等显性渠道传递价值观,又借助校园景观、文化活动等隐性载体浸润心灵。如校园道路以“博学”“明辨”命名,教学楼镌刻“惟德惟才,至善至美”校训,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品格。
呼应时代发展需求,激发使命担当。校史教育以鲜活事例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大局。例如,通过杰出校友的奋斗故事,激励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
校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沉浸式校史体验,涵育情感认同。新生入校首节历史课设在校史馆,通过“聆听讲解+分区参观”形式,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与精神内核。荣誉墙、校友展等板块尤其引发学生共鸣,有效强化归属感与使命感。
校园文化浸润,增强自信自觉。学校以680亩现代化校园为载体,将文化符号融入景观设计:汇文楼、博学大道等命名传递治学理念,孔子雕像、奋飞雕塑彰显精神追求。学长带领新生们“校园观光行”,讲述学校故事,使学生在环境中感悟“勤学笃行”的校训内涵。
实践与反思结合,深化行为规范。校史教育注重“知行合一”,学生参观后撰写感悟,将规划与承诺转化为文字。同时,校训校风与校友榜样构成“软约束”,校纪校规提供“硬保障”,双向规范学生行为。
市第一高级中学通过校史文化教育,形成“课堂教学+文化浸润+实践体验”的育人合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校史资源,推动德育与时代共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