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严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大楼里,民一庭副庭长艾海宏的身影总是显得格外忙碌。她入额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以来,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复杂的民事纠纷中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天平。2024年,她审结一审、二审民商事案件334件,生效裁判无一被改判。
她,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工作中,艾海宏坚持“小案不小办”理念,立足本职,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 。
“艾法官,您看看我这起案子,他欠我钱,我也有证据,为啥一审就驳回我的起诉呢?”原告刘某焦急地向艾海宏诉说着他的不解。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刘某因借钱给被告时未留存完整证据,在证据链缺失的情况下,被告拒不出庭应诉。因案件事实无法查明,一审法院依法驳回了刘某的诉讼请求。
案件到达艾海宏手中后,她仔细查阅了卷宗材料,发现证据链中缺失的部分并非无迹可查,案件尚有转机。于是,她一方面安抚刘某,向他说明民事审判中关于证据的相关规定,让他回去尽力再找一些证据,完善证据链;另一方面,她与书记员多次下班后前往被告家中寻找被告,在找到被告父母后,通过被告父母联系上被告本人。在电话中,艾海宏从情、理、法角度,向被告释明了相关法律规定,经过一番沟通,被告承认了借款的事实。二审开庭时,被告虽仍未到庭,但依据原告补充提交的证据和被告在通话中自认的事实,艾海宏依法改判被告承担相应还款责任,双方均服判息诉。
她,是实质解纷的践行者
2023年,艾海宏审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一名86岁的老人因交通事故大腿骨折入院治疗,在出院4个月后去世。其家属认为,老人去世是交通事故导致。而保险公司认为,老人去世与交通事故无关。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败诉,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艾海宏拿到卷宗后,仔细分析案情:案件已经不具备死亡原因及参与度鉴定的条件,而高龄老人确实存在因交通事故长期卧床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因素,老人去世的责任应该怎样认定?由于之前没有审判过类似案件,她决定多方面寻找突破口。
艾海宏一方面前往老人就医的医院,询问老人住院时的情形,听取医护人员的专业意见,以判断老人去世与骨折住院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在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寻找类案,探讨法律适用问题。最终,她拿着调查后的所有材料,向双方当事人逐一解释医学知识和法律问题,通过多次背对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赔偿方案,原告家属如期拿到了赔偿款。
在艾海宏办理的300余件案件中,调解案件77件,撤诉33件,调撤率达32.93%。
她,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在艾海宏办公室的书柜中,记者发现一封来自当事人的感谢信。“艾海宏法官不厌其烦地联系对方,一次次约定调解时间,一次次电话沟通协调,最终促成我们达成调解意见。她不是草草地走完法律程序了结案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这是艾海宏办理的一起劳务合同案件。某电力公司将厂房建设承包给张某施工,原告王某根据张某的安排提供劳务。后因欠付劳务费,原告王某将电力公司和出具工资证明的许某告上法庭,但因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务关系,无法查清欠款事实,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诉请。
艾海宏收到案件后仔细了解案情,知晓王某家庭经济困难,着急索要劳务费用是为了给孙子看病。于是,她以“如我在诉”的执着,深入了解纠纷根源,把准矛盾症结,探寻破解方案。“王某的诉讼对象不是劳务合同相对方,确实存在不适格的问题,如果坚持起诉,王某需要提起新的诉讼。”艾海宏看着卷宗陷入沉思。“我先联系联系吧,如果双方能调解成功,王某起码能尽快给孩子看病了。”艾海宏随即要来了案外人张某的电话。
为了做通张某的工作,艾海宏释明法律、讲清道理,说通双方进行对账。因为王某和张某对于工作时间、已付工资存在争议,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艾海宏并没有放弃,她不间断地与王某、张某联系,提供思路,分析利弊,最终让王某和张某达成调解意见。调解协议达成后,艾海宏督促履行进度,确保案结事了。事后,王某给艾海宏送来亲笔感谢信和锦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艾海宏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法院“办案标兵”,被市委政法委授予“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典型”等荣誉。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