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实践

深耕石化 工匠报国 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濮阳高质量发展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殿峰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市委书记万正峰、市长朱良才多次强调指出,要促进科教融合,鼓励市属高校与龙头企业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专业上作出特色,打造濮阳职业教育品牌。要留住人才,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盟,统筹市域高校人才资源和企业岗位资源,贯通教育、实习、就业链条,最大程度吸纳市域高校毕业生留濮,吸引外地濮阳籍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返濮。要进一步整合同质化高校资源,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市长朱良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依托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原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探索组建河南省石化行业产教融合体,协同培养石化专业技能人才。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石油化工类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将聚焦“四高四争先”,秉承“深耕石化、工匠报国”校训,坚持扎根濮阳大地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力推进产教融合,做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一是在合作办学上下功夫。要围绕濮阳“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深入了解濮阳“6+20”产业链群的企业需求,立足市场需求和面向企业定位,以专业建设与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打造以油气工程、现代化工、材料工程、新能源等9个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擦亮专业特色品牌。坚持“专业跟着产业走,学生跟着企业走”的办学发展理念,根据产业企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对于就业困难不符合产业发展的专业要停办和停招,依据产业和企业用人需求,增设新专业。加强与企业合作联系,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办学,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资源开发和专业建设。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优势,争取年内成立河南省石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梳理企业核心产品清单、技术需求清单、人才需求清单,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

二是在合作育人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关注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从学校走向企业,从课堂走向车间,培养契合时代需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5年计划招生3200人。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供给能力,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推动企业根据生产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和就业机会。2025年计划投入2200万元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加强与蔚林化工企业实训中心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占比50%以上,让学生在生产一线的真实场景,真刀真枪地练就真本领,夯实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加强“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力量,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双师型”教师达到60%,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三是在合作就业上下功夫。要坚持就业导向,扎根濮阳大地办教育,紧密结合濮阳当地企业需求,在学生实习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改变学校招生、就业两头在外的现状,吸纳更多毕业生在濮阳本地就业,服务濮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对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围绕濮阳重点主导产业,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搭建人才供给需求平台,广泛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推进学生在合作企业高质量就业,争取与龙头企业共建人才订单班,为产业企业发展精准培养技能人才。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职教出海,继续与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等企业共同举办“国际人才定向班”,为企业海外业务拓展进行人才储备。要紧贴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实现产业专业就业联动,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是在合作发展上下功夫。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学校与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顺氢能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濮阳华晟铁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基础上,推动科研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本地企业科技发展。依托学校资源优势,面向企业单位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能力提升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工作,努力提升员工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争取培训人数有在校学生人数的2倍以上。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创新校企利益共享机制,探索校企双方集体会商工作项目、对接平台、市场运作等方式,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职工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既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又让企业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双向奔赴。

2025-03-26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殿峰 1 1 濮阳日报 c156705.html 1 深耕石化 工匠报国 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濮阳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