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下面,我将围绕小学语文个性化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朗读教学的方式。朗读教学不是学习朗读,而是通过朗读的呈现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生发情感的方式。以语文教材为对象,通过朗读,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素材,学会运用语言,获得一定的言语积累和提升审美能力。
个性化朗读的意义。个性化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产生自己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朗读的兴趣是个性化朗读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拥有个性化的朗读。课文文质皆美,言简意赅,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初读可小声自由读,弄明白字词,读通句子,积累语言。再读时可带上自己的理解,对语音、语调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朗读,锻炼自己的美读能力。个性化朗读可以帮助儿童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认识,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领后,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探索,为学生个性化朗读创设条件,让课堂变成学生朗读能力提升最肥沃的土壤。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教师补充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悟伟人毛泽东的父爱情怀。
教师范读应注重启发,避免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齐读的次数不宜过多,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学生随波逐流、滥竽充数,这与提倡个性化朗读的理念相悖。教师们应在课堂上重视反复朗读和个性化朗读,将声音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将卓越的文学形象深植于学生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在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总之,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个性化朗读教学,精心备课,艺术地指导学生完成个性化的朗读,使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快乐地朗读,在朗读中丰富自我、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