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项目学习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探索

华龙区第五中学 娄九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逐渐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从设计原则、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三方面探讨项目学习的应用策略,为数学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项目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合。传统数学教学常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碎片化传授,而项目学习通过真实情境任务,将代数、几何、统计等模块有机整合。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项目学习要求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的完整过程,以此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增强学习内驱力。通过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项目学习的实施策略

项目设计原则。一是目标导向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设计指向性明确的任务。二是情境真实性,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增强代入感。三是难度阶梯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层设计任务。

具体实施方法。问题驱动法,以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作为项目起点。跨学科融合法,结合物理、地理等学科设计跨领域项目。技术赋能法,利用GeoGebra、Excel等工具辅助探究。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性评价,采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方案草稿、讨论记录和阶段性成果,关注思维发展过程。多元主体评价,引入自评、互评、教师评和校外专家评相结合的方式。量化与质性结合,除知识掌握度评分外,增设“创新性”“合作能力”等维度,形成多维评价量表。

典型案例分析——“校园绿化规划”项目学习

项目背景:随着校园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学校决定对校园进行绿化规划。数学课堂上,教师以此为背景开展“校园绿化规划”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情境导入,展示校园平面图,介绍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如何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区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组建团队,每组4至6人,确定组长和成员的分工,制订初步的项目计划。实地测量与数据收集,各小组利用卷尺等工具对校园内不同区域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各个区域的长、宽等数据,并记录校园内原有树木、花草的分布情况。方案设计与计算,根据测量数据和校园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百分比等知识,设计不同的校园绿化方案。方案评估与优化,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绿化方案,进行详细讲解,其他小组同学对展示的方案进行提问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各小组根据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成果展示与总结:每小组将优化后的绿化方案制作成精美展板,在学校内进行展示。教师对整个项目学习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成效反馈:通过这个项目学习活动,87%的学生不仅巩固了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百分比等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73%的学生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案设计等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结论与展望

结论:项目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优化项目情境导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设置拓展探究教学等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展项目学习活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实际案例表明,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项目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加强对项目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将项目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项目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016).《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綦春霞.数学项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9-11-01.

[3]李红梅.(2019).《项目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8(3),45-50.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5-04-01 华龙区第五中学 娄九英 1 1 濮阳日报 c156918.html 1 项目学习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