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

从“单一功能”到“发展范式”

示范区的实践,验证了教育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乘数效应:

人口结构优化:高知家庭占比从18%提升至41%,带动区域消费升级;

产业联动发展:阿尔卡迪亚酒店、滨河商业街等项目因教育配套加速落地;

城市品牌增值:“示范区教育”IP使周边地价年均增幅达8%,超越全市平均水平。

这种“把最优资源给教育”的决策魄力,不仅成就了教育高地,更塑造了“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范式。

示范区的教育突围,绝非简单的资源堆砌。其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将教育从公共服务升维为城市发展战略支点。当别处仍在争论“经济与教育孰先孰后”时,这里用十年实践给出答案:真正的教育高地,必定是人才向往之地、产业勃兴之地、城市生长之地。这种发展逻辑,为中国三、四线城市突破资源困局提供了极具启示意义的“示范区样本”。

【采访手记】

示范区教育格局历经十年蜕变,从零星校区到形成覆盖幼、小、初、高的完整体系,绘就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这片土地用10年的发展验证,当教育成为城市生长的DNA,农田里也能开出未来之花。采访中发现,基层干部的教育账本里不仅有财政数字,更藏着“以教兴城”的治理哲学——预留教育用地时的寸土不让,师资招聘时的三顾茅庐,昭示着“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从油田教师整编到动态调整学区,刀刃向内的勇气,恰是破解“虹吸效应”的密钥。在加快推进建设“高质量经济强区、魅力彰显文旅强区、美丽宜居生态强区、普惠共享幸福强区”的进程中,示范区故事深刻揭示:教育磁场的形成绝非天生禀赋,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常规发展桎梏、以战略定力抵御短视冲动的必然馈赠,这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或许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最该厚植的发展密码。⑨

2025-04-09 1 1 濮阳日报 c15741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