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记者 侯科建) 4月12日,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七星实验学校与江苏省如皋市文定高级中学合作办学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启动。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对话,不仅标志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更成为濮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生动注脚。
素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皋”美誉的如皋市,携其深耕多年的基础教育经验北上濮阳。在七星实验学校报告厅,两地教育工作者共同见证这场教育创新的“源头活水”工程落地。如皋市教育代表团成员表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管理经验,更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期待通过深度交融激发教育创新活力。”
示范区作为濮阳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先进教育理念。自2024年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构建起立体化合作框架:如皋选派多名名校长驻校办学,将精细化管理模式植入濮阳课堂;示范区累计派出80余名骨干教师南下取经,让示范区学生共享如皋优质教育资源。
作为示范区第一所高级中学,七星实验学校在首届高中招生中积极引入江苏先进教育理念,办学首年即在各类统考中稳居濮阳市同类学校前列,现正朝着建设区域一流高中的目标稳步推进。七星实验学校高一数学教师高慧霞在分享教学研讨收获时说:“如皋的课堂革命让我们看到,原来数学几何教学可以如此灵动,现在我们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活动现场的“同课异构”示范课成为教育智慧碰撞的焦点。在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课堂上,濮阳教师采用互动式学习展开探究,如皋教师则以生活化情境串联知识点,迥异的教学设计殊途同归,展现教育多元创新的可能。观摩教师纷纷表示,这种“比较式教研”打破了固有思维定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维视角。
示范区教育办负责人指出,此次合作是落实国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管理互通、师资共育、资源共享”的协作机制,努力让如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治校方略在示范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打造示范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样板。
据悉,双方将深化“教育共同体”建设,计划在未来实现学科建设、质量监测、师资研训三大体系全面接轨。这场跨越长江与黄河的教育对话,正在为濮阳教育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答卷。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