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濮阳县八公桥镇

把“民生事”当作“头等事”

本报讯 近年来,濮阳县八公桥镇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要求,把涉及民生的小事办好、急事办稳、难事办成,换来了群众脸上幸福的笑容。

从小事里彰显为民情怀。将群众身边的小事作为民生工作的切入点,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需求,镇村两级干部推出“暖心卡”服务,将包片领导、驻村书记的联系方式直接送到群众手中。武家寨村通过这一机制,一个月内受理群众咨询278次,并快速修复天然气填埋沟路面,新修道路1200米,惠及村民出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该镇围绕“小切口”,紧盯身边小事,从积极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感受小事办好的温度、社会治理的力度。

在急事中展现为民担当。群众的急事往往是最要紧、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切实把急事办成办好。面对群众的各类“急难愁盼”,该镇结合群众日常来访需求,包括镇主要负责同志在内的各位科级干部,每周轮流在信访值班室值守。同时,组建由班子成员牵头的应急处置专班,形成“问题收集—研判交办—督导落实—结果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及时办、能解决”。面对集镇商户在申请营业执照过程中关于如何出具房屋安全相关证明的急切诉求,镇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在最短时间内为商户厘清了相关审批流程,并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向其他商户宣传相关规定,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路”。截至目前,该镇已为当地商户出具证明40余份,受到一致好评。

于难事上坚定为民信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往往牵涉各种利益和矛盾,要想解决它们,需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该镇聚焦复杂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构建“联动机制+长效治理”体系。年初,八公桥司法所接到一起长达两年的交通事故纠纷,立即启动矛盾纠纷排查联动机制。面对事故方对赔偿方案的质疑,调解员同时邀请矛盾双方和村干部到场,经过仔细查看相关证据材料,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出发,进行耐心细致地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谅解书。这一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对各种“疑难杂症”抓一件成一件,一棒接着一棒跑,切实托起全镇群众“稳稳的幸福”。(王志朋)

2025-04-17 濮阳县八公桥镇 1 1 濮阳日报 c158183.html 1 把“民生事”当作“头等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