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小先生制”中,每一名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向其他学生传授知识、分享经验、交流看法的“小先生”。在小学低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先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朗读“小先生”
通过课堂与课下的有机结合,课堂练兵,课下带兵,课外展示。老师录制视频、录音做“大先生”,带领学生读书;学生模仿老师做“小先生”,带领本组同学读书。从“小先生”教你小手点读到“小先生”带你出声朗读,再到“小先生”领你小手指着默读、脱离小手目读,学生们在“小先生”的指引下,阅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推行吟诵教学,培养吟诵“小先生”
为了让学生了解吟诵,感受吟诵的韵律美,我带领学生进行诗经《桃夭》《木瓜》等篇目的吟诵。通过教师这位“大先生”教授,吟诵较好的“小先生”示范、分享,学生真正过了一把吟诵瘾。
抓好“双姿”教学,培养书写“小先生”
从一年级开始,我注重对学生“双姿”的养成,编写了坐姿歌谣“三个一”、设立书写“小先生”提醒制、“小先生”录制视频讲解生字等。
创新评价方式,培养复合型“小先生”
“小先生制”实施以来,在市开德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他们是朗读“小先生”、书写“小先生”;在课下,他们是吟诵“小先生”、管理“小先生”……逐步形成“小先生”彼此影响、学生个个争当“小先生”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做到眼里有光、胸中有爱、心中有智慧、手里有技能,还要做好“大先生”,方能培养更多的“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