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苑拾萃

德育在日常 润物细无声

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谷美玲 付淑兰

儿童的未来,就是社会的未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注重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潜移默化贯穿于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是“渗透”,即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中。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时期对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幼儿心中播种下道德的种子。

生活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品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例如,利用蔬果花园、班级植物角让幼儿体验种植过程,在主题墙张贴与健康饮食有关的图片,通过谈话活动《吃饭的时候》、教育活动《一粒种子的故事》《我是光盘小使者》等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用餐姿势与用餐习惯。

文明行为的培养

早上入园时与老师、同伴互相问好,与家人道别时说声“再见”,常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既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与行为,又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内容。例如,当幼儿帮助别人、在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亲身经历,更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适时地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料“孩子”,而“孩子”则应尊重长辈:当“奶奶”表现出疲劳时,给她捶捶背;当“奶奶”生病时,陪伴她前往医院;同时,要帮助“妈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游戏,让幼儿能够理解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幼儿逐步认识并领会各自角色的义务与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其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发展,逐渐培养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这些细微的行为习惯,在幼儿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正伸展着稚嫩的枝叶,渴望着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他们需要父母和教师温暖的手来引导和扶持。培养幼儿优秀的道德品质,教会他们生活、学习和做人的技能,是传给他们终生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2025-04-22 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谷美玲 付淑兰 1 1 濮阳日报 c158333.html 1 德育在日常 润物细无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