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专刊·综合

数学实践作业设计有感

市实验小学 程少丽

实践作业借助实践活动或实践性的作业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拓展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作业,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数学眼光、提升数学思维、丰富数学语言。

一、联系生活,提升应用

生活类实践作业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比如认识“公顷”后,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家附近1公顷的土地面积,或选择附近的公园、广场走一走感知公顷的大小,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面积大小的标准,建立了空间观念,培养了量感。

二、游戏互动,提升兴趣

游戏类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比如近段时间开展的玩转数学,巧算“24点”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游戏的世界里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思维风暴中提升了计算能力、培养了数感。

三、多元融合,丰富认识

融合类实践作业使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比如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设计了“慧眼识对称,巧手剪对称,创意画对称”的实践作业。在找一找、剪一剪、画一画的活动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欣赏轴对称之美,剪轴对称图形,拼画轴对称创意画……在实践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

四、深化理解,提升思维

探究类实践作业通过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比如设计探究《多边形内角和》的实践作业,将探索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的经验拓展到求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在活动中,同学们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感受了化归思想,发展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性作业像个万花筒,丰富了数学作业形式,为作业增添了灵动和色彩。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把教育教学融入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积累愉快而丰富的经历,让学生在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

2025-04-29 市实验小学 程少丽 1 1 濮阳日报 c158742.html 1 数学实践作业设计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