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专刊·教苑拾萃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优化

市实验小学 高放

在教育领域,教学评一致性正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准则,它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目标一致性,确保三者协同共进,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优化。

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基石。三年级数学知识逐渐复杂,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要求。教师需深入钻研教材与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确定目标。例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目标设定为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解决简单的倍数问题。这一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与评价提供明确方向,保证教学不偏离重点。

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讲授法的特点是直接、高效,在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时,能快速传递核心知识。但单一讲授易使学生疲倦,所以需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方法。在“集合”教学时,创设运动会报名场景,让学生分组整理报名项目重叠的同学信息,理解集合概念。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可观察其参与度、表达能力等进行实时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双向提升。

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评价紧密相连,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首先通过分蛋糕等直观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概念,随后进行简单的分数读写和大小比较练习,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分数分配的问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及时的评价,作业、课堂提问、小测验都是评价的有效方式。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十分重要。例如,完成“数字编码”实践作业后,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自我评价,思考优点与不足;小组内互评时,学生相互学习、提出建议。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主动反思学习,还能增强学习积极性与责任感。

持续的反馈与调整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分析评价数据。若发现学生对“千米和吨”单位换算掌握不好,需反思教学方法,补充生活实例或增加专项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达成学习目标。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积极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能让课堂更高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25-04-29 市实验小学 高放 1 1 濮阳日报 c158747.html 1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