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解锁社区善治新密码

——华龙区孟轲乡绘制基层高效能治理新图景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是省委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华龙区委多年来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华龙区孟轲乡立足区位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新模式,多措并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基础在这里夯实,末梢神经在这里打通,“一老一小”在这里守护……孟轲乡以党建为笔,饱蘸治理之墨,绘制了一幅基层善治的新图景。

夯实“组织根基” 凝聚共治合力

孟轲乡坚持“重点突破、整体带动”工作理念,以全市人口最多的住宅区——玉兰社区为切入点,强化党建引领,多维系统施策,推动社区事务共商共治、和谐高效。

整合服务架构。2022年,在乡党委指导下,玉兰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探索成立“三位一体实践中心”,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并建立“周碰头、半月议、月总结、季规划”议事机制。

细分服务领域。结合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在“三位一体实践中心”科学设置市场管理、矛盾调解、综合治理、维修基金代办等服务机构,共商解决居民关切问题。

拓宽服务平台。在乡党委推动下,玉兰社区先后设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群言亭”说事点、利霞工作室、民情信箱等服务平台,畅通线上、线下“说事议事”渠道,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位一体实践中心”成立以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玉兰社区获评“全市先进典型社区”,并两次荣获全省“五星”支部称号。“三位一体”治理经验产生广泛辐射示范效应,2024年玉兰社区接待全国各地交流活动145批2200余人次,省、市领导多次调研指导,社区治理成效获高度肯定。

打通“末梢神经” 建强治理网格

孟轲乡紧盯社区治理“微节点”,以东城花园社区为试点,聚焦“微网实格”,构建“六个一”治理工作体系,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一网到底”。依据社区楼栋单元,划分5个大网格、11个小区支部网格、28个单元微网格。优选离退休党员担任微网格长、民情联络员,吸纳热心居民、物业人员、老党员等加入微网格志愿者队伍,协同开展隐患联排、矛盾联调、问题联治。

微网实格“一图全览”。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62%的老龄化特点,在党群服务中心悬挂网格平面图,运用颜色标识对特殊人群实行多色分类管理,红色为独居老人、黄色为残疾人、蓝色为行动不便者、绿色为孤寡老人,实现人群分布一目了然。

工作队伍“一表全清”。制作网格队伍联络表,明确职责分工:网格长协助社区书记统筹协调、处置急难问题;网格员负责联系群众、掌握动态、上报事件;微网格员侧重发现矛盾、应急处置。

网格身份“一证亮明”。统一为网格员配发胸牌及工作证,要求网格员持证上岗巡查,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响应民生诉求,提升居民对网格工作的知晓度与认同感。

社区民情“一册掌握”。网格员坚持每日下沉网格,实时采集更新人员动态,记录民情日志,及时排解困难。2024年,东城花园社区累计走访群众32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310余条。

信息收集“一栏全知”。在每栋楼前设置信息公示栏,公布网格区域管理员的姓名、电话、照片、监督电话等信息,方便居民查询所属网格、联系网格员并反馈意见,实现服务“零距离”。

守护“一老一小” 赋能共享善治

孟轲乡聚焦辖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服务为主线,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全龄友好社区治理新模式,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在服务“一老”方面。孟轲乡针对下辖党组织93个、党员4287名,其中油田离退休党支部59个、党员2769名,占比近65%这一特点,聚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切实把“银龄力量”转化为治理优势。强化政治引领,打造“银龄学习圈”。依托油田离退休党支部,通过“楼栋微党课”“初心分享会”等形式,组织老党员学习新思想、传播正能量。创新“主题党日+”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志愿服务结合,组建“银发先锋”行动党小组,设立“党员责任岗”,引导老党员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中亮身份、作表率。今年以来,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12场,覆盖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发挥治理功能,培育“银龄调解员”。组建“银龄调解队”,通过“茶桌议事”“院落恳谈”化解家庭矛盾、物业纠纷,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目标;老党员带头参与垃圾分类督导、文明养宠宣传、楼道清理,认领“社区花园责任区”,打造“党员示范绿化带”;系统梳理离退休干部专业骨干信息,建立“银发人才库”,精准匹配社区治理需求,提供专业指导与帮扶。提升服务效能,塑造“文化养老”。世纪景苑社区成立“夕阳红艺术团”,举办“社区文化节”“重阳敬老会演”25场;登峰社区开设“银龄书画社”,举办主题书画展,展出作品200余幅;东城花园社区组织群众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反诈知识,拍摄“银龄风采”短视频,宣传社区正能量。

在服务“一小”方面。孟轲乡将少年儿童视为社区治理的“关键纽带”与“未来力量”,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构建“小手拉大手”共治格局。推动参与持续化,践行“儿童事、儿童议”理念,由教师志愿者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儿童座谈会、交流会,鼓励儿童通过语言、文字、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培养社区治理“小主人”。探索空间适儿化,世纪景苑社区为少年儿童提供室内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场地及规划活动时段,并动员“银发球友”担任义务教练;东城花园社区建成全市首批社区科普馆,定期开展青少年科普展览及讲座;玉兰社区组织“小小志愿者”手绘步行街花池景观,打造儿童“打卡地”。满足需求多样化,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儿童守护者联盟”,组织民警辅警在上下学高峰时段站好“护学岗”,成立“公益小达人”“四点半小课堂”等志愿服务组织。登峰、丁香等社区开展“反诈小卫士在行动”“青少年心理健康进社区”等活动,锦华、华清、明日星城等社区举办“跳蚤市场萌娃当家”“书香韵新苗‘悦’读沁童心”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营造“儿童友好”社会氛围。

破冰“社区经济” 增强治理效能

孟轲乡认真落实区委培育发展社区经济工作部署,充分整合辖区优势资源,把居民所需和社区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发展“地摊经济”“银龄经济”,提升社区“造血”能力。

2022年7月,玉兰社区迈出集体经济发展第一步:在社区商业街划定25个摊位点,接通水电,明确规章制度,引导居民规范、有序出摊创业。摊位准入证由社区“三位一体实践中心”审核发放并收取摊位费,物业代为管理财务。这些摊位有效丰富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社区集体经济带来了“第一桶金”。截至目前,该社区已登记摆摊居民25户,收取摊位费10万余元。玉兰社区的“地摊经济”项目,不仅增加了保安、保洁等岗位,帮助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而且对残疾人、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实行摊位费减免优惠,极大激发了居民创业热情,在稳民生的同时,激活了社区“大经济”。

锦华社区联合信原物业共同开展“周末便民市集”活动,设置美食、生活用品、图书、电子产品回收等摊位,搞活了周末“地摊经济”。同时,孟轲乡统筹利用世纪景苑等社区现有资源,谋划引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借助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物业+养老”为主线,探索入户送餐、居家护理、跑腿代购等多元化社区经济模式,既有效盘活社区资源,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服务。

从玉兰社区的“地摊经济”点燃创业星火,到东城花园的“微网实格”联通千家万户;从世纪景苑的“银龄先锋”闪耀治理一线,到各社区多彩活动温暖“一老一小”……孟轲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多元共治聚合力,以精细服务暖民心,成功解锁了社区善治的“幸福密码”。面向未来,孟轲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不断拓展善治路径、提升治理效能,在龙都大地绘制更加温暖、和谐、充满活力的幸福新画卷!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刘晓宇 文/图

2025-07-03 ——华龙区孟轲乡绘制基层高效能治理新图景 1 1 濮阳日报 c161614.html 1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解锁社区善治新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