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江北水城“豫”见华夏龙都

——“鲁豫有约·畅享盛夏”聊城—濮阳互为旅游目的地活动启动侧记

本报记者 袁冰洁

濮阳、聊城双向奔赴。7 月21 日晚,“江北水城‘豫’见你”2025 聊城(濮阳)文旅推介活动在濮阳市万达广场一楼举行,“鲁豫有约·畅享盛夏”聊城—濮阳互为旅游目的地活动同步正式启动。

聊城文旅组团来濮阳推介

当天晚上,万达广场一楼大厅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聊城元素。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全市优质文旅资源,依托沿黄城市联动优势开展此次推介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展示聊城文化旅游特色亮点,向濮阳游客发出盛夏邀约。

在聊城文旅部门的组织下,临清、冠县、阳谷、东阿、东昌府区、高唐、莘县、茌平等县区的文旅部门组团参与推介。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也带来了当地的特产与非遗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聊城各县区的名优特产、非遗产品整齐排列,将整个会场环绕。

当晚7时30分,推介会正式开始。舞蹈《冠县之恋》一登场,便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到了大美聊城。随后,聊城各县区的工作人员依次上台,结合颇具特色的演出,全方位推介当地的特色美景与美食。倾情的讲解与精彩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两河明珠、江北水城”的独特魅力。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聊城是大运河与黄河共同孕育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湖而丽。近年来,聊城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倾力打造两大文化旅游带。聊城先后提升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铁塔文化博物馆等重点文博场馆,建成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临清宛园、中华葫芦文化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培育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自驾营地和研学基地,推出城市漫游、非遗美食、水浒体验、葫芦文化、书画艺术、阿胶养生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推动聊城文旅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

同饮黄河水,共谱文旅情。活动当晚,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鲁豫有约·畅享盛夏”聊城—濮阳互为旅游目的地活动启动仪式。未来,两地将携手互送客源、共享资源,助力游客深度领略齐鲁风光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之美。

济郑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将聊城与濮阳的时空距离缩短至“一杯茶的时光”,更让两地文旅资源实现“无缝衔接”。从光岳楼的千年风韵到戚城遗址的春秋记忆,从东昌湖的潋滟波光到单拐革命旧址的红色基因,鲁豫两地的文旅画卷正通过济郑高铁这条“纽带”徐徐展开。

濮阳市文广体旅局副局长郭亚辉介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濮阳文旅资源丰富:从西水坡“中华第一龙”的出土到“卫国都城”高城遗址的发现,从享誉中外的杂技之乡到倾力打造的生态之城,从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旧址到古朴典雅的特色小镇……近年来,濮阳市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叫响“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濮阳品牌,推动濮阳文旅文创“出圈出彩”。7月11日,濮阳市文旅发展大会的召开,更揭开了濮阳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濮阳有实力、有能力、有底气成为聊城人的旅游目的地;而聊城同样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吸引着更多濮阳人前往游玩、创业。

文旅助推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向深向融

2024年1月,山东省政府和河南省政府联合发布《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将濮阳全域纳入鲁豫毗邻地区合作范围。一年多来,濮阳与聊城从高层到县区、部门,交往频繁、交流深入,探索出多样化互惠合作路径,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文旅行业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担着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濮阳与聊城同属黄河流域及华夏文明核心发源地,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两地共饮黄河水,是多年的“老邻居”,文化同根同源,历史情缘深厚。济郑高铁全线开通后,两座城市的交通距离缩短至30 分钟,人员往来与交流互动更加便捷。

2024年7月,濮阳曾赴聊城开展文旅推介;今年7月,聊城又来到濮阳进行文旅交流。两市将持续聚力优势资源,加强交流沟通,共谱文旅融合发展美好未来,助推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合发展。

2025-07-24 ——“鲁豫有约·畅享盛夏”聊城—濮阳互为旅游目的地活动启动侧记 1 1 濮阳日报 c162288.html 1 江北水城“豫”见华夏龙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