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丹)在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民政系统年中工作推进会上,我市以《标准化建设 规范化运营 多元化参与 以一口“暖心饭”情暖龙都最美“夕阳红”》为题,分享了老年助餐服务的创新实践。我市这一民生工程依托“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先进模式,已成功建成580个助餐点,惠及老年人超10万人,成为河南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构建“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凝聚强大合力。近年来,我市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范畴,精心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县区落实的高效机制。市民政局携手11个部门,共同印发《濮阳市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并出台服务质量监管、场所建设、服务规范等3项严谨标准,形成“1+3+N”的完善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主持召开推进会、观摩会,层层压实建设责任。截至目前,全市统筹利用中央及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2109.9万元、市县慈善资金180万元,成功撬动社会资本超500万元,构建起“财政补贴+慈善捐赠+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坚固体系。
构建安全便捷助餐网络,筑牢幸福基石。以“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坚实依托,我市按照“补改、转型、配建”的科学原则,统筹规划助餐点布局。所有助餐点均严格执行适老化改造标准,实行统一认定、统一编号、统一标识,并要求制度上墙、服务电话公开透明。在运营监管方面,建立民政、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紧密联动机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全面检查,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导则,全力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创新可持续运营模式,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我市积极探索“集中配送+社区助餐”“餐饮企业助餐”“物业助餐”等丰富多样的服务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餐饮多样化需求。推行“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筹资机制,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老年人仅需3元至8元即可享受营养丰富的餐食。北京明夷红心连锁化运营华龙区养老服务中心等11家养老服务企业积极参与,辐射带动社区助餐点蓬勃发展;南乐县谷金楼镇后岳连村建设“老幼共托”综合体,实现助餐与托育、日间照料等服务深度融合。此外,我市通过开放物业食堂、拓展“物业养老+助餐”模式等,成功打造“濮惠餐”长者餐厅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以创新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彰显智慧和力量。我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多方面的有力支撑。领导重视是根本保证,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定期调度,高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资金保障是硬性支撑,统筹财政、慈善、社会资本,确保资金高效利用,推动服务可持续发展。工作创新是发展动力,建设“老幼共托”综合体,拓展“物业养老+助餐”等新模式,显著提升服务精准度。多元参与是运营基础,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持续深化探索‘标准化+规范化+多元化’路径,让更多老年人吃上‘暖心饭’、享受‘幸福味’,为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濮阳力量。”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聚焦设施布局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扶持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确保年内新增198个助餐点,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实现从“有”向“优”的华丽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