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N”代表阵地网络贯通民情民意,到“1345”协商机制凝聚多元共识;从人大代表“进格入网”精准对接民生关切,到“一看二听三评议”闭环监督提升治理效能……近年来,华龙区孟轲乡人大立足辖区实际,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深度融入治理体系,以坚实的人大力量绘就基层善治的美好画卷。
筑牢阵地根基 汇聚治理合力
孟轲乡人大扎实推进履职平台迭代升级。一方面,高标准打造乡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核心枢纽,设立玉兰花园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工作室、德众汽车民营经济人大代表联系点等特色平台,统一配备设施、规范制度展板,并设置选民接待室、议事厅等功能区,构建“1+N”全覆盖的代表阵地网络;另一方面,发挥2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区位与功能优势,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将其打造为人大协商、参与治理的前沿阵地。同时,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每月10日固定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并定期召开民意征集会,架起民意“连心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人大阵地建成百姓信赖的“家门口服务站”。
创新协商机制 凝聚多元共识
孟轲乡人大建立完善“1345”工作机制,发挥民主协商独特优势,助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形成。“1”即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3”即畅通意见收集、上报办理、事后跟踪三个渠道;“4”即推行以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管、民事民评为核心的“四民工作法”;“5”即引导代表当好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联络员“五员”,全方位服务群众。
玉兰社区所辖的玉兰花园小区,占地面积500亩,共有居民楼117栋、居民5349户,户籍人口近1.9万人,是以中原油田职工为主的油地融合超大社区。油田“四供一业”移交地方前,小区未并入市政供热管网,物业管理模式不一,加之垃圾清运不畅,引发居民不满,拒缴物业费、群体上访等问题频发。
面对困局,市人大代表、玉兰社区原党支部书记张利霞决心破题。经多方努力,于2022年推动成立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组成的“三位一体实践中心”,实行业委会成员进物业、物业经理进居委会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建立“周碰头、半月议、月总结、季规划”议事机制。“三位一体实践中心”内设市场管理、矛盾调解、综治、维修基金代办等专项服务机构,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在孟轲乡人大推动下,增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群言亭”说事点、利霞工作室、民情信箱等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畅通说事议事渠道。
“三位一体实践中心”成立以来,社区治理成效显著: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飙升;玉兰社区获评全市先进典型社区,2次荣膺全省“五星”支部;治理模式获得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2024年接待全国各地考察交流145批次2200余人次。
畅通民意渠道 破解急难愁盼
孟轲乡人大推动代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其成为民意的直通车、治理的“生力军”。今年以来,孟轲乡人大扎实开展“人大代表进格、群众幸福满格”活动,将全乡91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27个村(居)网格,实现“格有人大代表、代表就在身边”。
广纳民意聚民智。代表线下通过列席网格会、居民议事会,举办民调会、座谈会、访谈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线上通过“12345”热线、市长信箱、微信群等媒介广泛收集民意。今年以来,收集垃圾偷倒、道路破损、树木修剪等民生建议130余条,为形成高质量建议夯实了基础。
聚焦问题解民忧。针对登峰小区大树遮光问题,进格代表牵头召开恳谈会,邀请区园林中心制订方案,居民现场监督施工并评议,实现群众全过程参与。针对上海城北门人车混行隐患,代表列席社区党建联席会收集意见,协调有关部门勘察改造并全程监督,最终完成道路拓宽,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助力发展惠民生。在农村开通“代表助农”云端模块,代表实地探访果园,拍摄视频进行推介,拓宽后铁炉村草莓、麦黄杏,杨干城村蟠桃、油桃销路,激活乡村产业。在城区社区,代表引导居民规范参与“地摊经济”“银龄经济”“小微零售”,将零散需求转化为稳定就业与收入。
情系“一老一小”暖民心。代表围绕居民养老需求深入调研,提出养老议案建议7件,形成《油田离退休党支部参与社区治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等高质量报告5篇;在乡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实现27个村(居)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完成农村适老化改造148户。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合开展讲座、实践活动,组建儿童守护者联盟、代表护学岗,建立困境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守护困境儿童成长之路。
强化精准监督 提升治理质效
“监督+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孟轲乡人大运用“一看二听三评议”机制,监督村(居)民生实事办理。解决民生问题22项。组织“代表试餐”,督促老年助餐项目优化;对票决项目强化全程监督,推动孟轲集村扩建幸福路、胡干城村修复入村路、北寨村铺设雨污管网,便利村民出行,提升群众满意度。
“监督+重点项目”。2024年,孟轲乡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26次,针对项目协调不畅、衔接不紧、征拆难等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保障了卫都大街东延、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区粮库等18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监督+助企纾困”。孟轲乡人大依托民营经济代表联系点,建立“代表联企”机制,张贴“代表二维码”,企业扫码即可反馈需求,实现线上即时响应、线下精准走访。今年以来,人大代表走访企业16家,收集问题28个,建立问题解决闭环监督机制,全程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治有所需,我有所为。孟轲乡人大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从建强“1+N”阵地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到创新“1345”机制探索多元共治新路径;从代表“进格入网”精准对接急难愁盼,到“一看二听三评议”闭环监督赋能治理效能提升,每一步探索都折射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蓬勃生机。展望未来,孟轲乡人大将继续深耕民主沃土,以更高效能的履职担当,激发代表活力,汇聚治理合力,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绘就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和谐、更高品质的基层善治新图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龙篇章贡献坚实的人大力量!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