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刘云苍 司龙飞)“在家的党员干部到村西集合啦!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杂草、修整路肩……”9月5日清晨6时30分,清丰县大屯乡西徐家村党支部书记徐科杰在村微信群发出消息后,约10分钟时间,就有20余名干部和群众自发地拿着铁锹、扫帚赶往工作地点。
每周五早晨集中开展“清洁家园·义务大扫除”活动,已经成为大屯乡乡村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
近年来,大屯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充分发挥乡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蚂蚁啃骨头”精神,推动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有效提升乡村颜值、擦亮振兴底色。
活动伊始,大屯乡要求科级干部、管区干部率先垂范,主动带领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利用每周五早晨6时至8时,开展义务大扫除活动,力争每周清理1至2处卫生死角,让党员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村庄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干部的长期坚持,这一行动慢慢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看到乡村干部的辛苦付出,看到村庄的渐渐变好,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低保对象、特困帮扶对象等,也慢慢地加入清洁家园工作队伍中来。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干净整洁了很多,人人讲文明、户户讲卫生已经成为大家相互攀比的新风尚。”雷家村村民雷银兰老人绘声绘色地说,自从2022年乡村干部每周五开展“清洁家园·义务大扫除”活动以来,他们村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加入义务大扫除队伍中。大家主动清理整治房前屋后、庭院环境,都恐怕自己落后、落伍,给全村人居环境“抹了黑”。
为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义务劳动的积极性,该乡还先后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激励奖励机制、督导通报机制等,采取村干部包片、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组长)包胡同等方式,实现环境整治网格化;采取设立公益金、发放爱心券(积分券)等方式,激励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清洁家园、环境整治行动中来;采取不定期抽查、评比、通报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据悉,自2022年7月以来,大屯乡已累计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义务大扫除”活动150余期,已先后培育出东徐家、雷家等一批省级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村、乡村文明示范村。
“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也是最大受益者。我们开展‘清洁家园·义务大扫除’活动初衷,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引领,带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让人民群众共建生态宜居乡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大屯乡党委书记武顺杰表示,“清洁家园·义务大扫除”活动的开展,让曾经的人居环境难点痛点正在转变成该乡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亮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