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以企观政,助企纾困解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照新发展理念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明确13个方面28项重点措施,边查边改、全面整改,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市委统战部加强民营企业家政治引领,深入调研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解决企业发展难题21件。经开区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班德路化学、龙丰纸业等37个40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并网投用,每年可降低用电成本30%以上。
——以小见大,优化网格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突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扎实开展“五基四化”和16个攻坚行动。市委政法委创新建立家庭和谐服务档案,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全省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清丰县建成“娟子式工作室”77个,培养“娟子式调解员”90名,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扎根。南乐县西街关村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报道。
——以案促治,开展警示教育,持续放大震慑效应。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分层级、针对性、精准化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广大党员从内心深处增强了对“腐蚀”“围猎”的高度警觉,更加坚定了改作风、树新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门教育,监督评判——群众看得最清楚、感知最真切
“对于部分河段脏乱差问题,有没有剖析过?”“为什么会出现农村水压低、不能持续供水的情况?”……7月25日,清丰县《民意政声》栏目第五期开播。问政嘉宾开门见山、“辣味”十足,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态度诚恳。这是我市坚持开门教育、回应群众诉求的一个缩影。
市委组织部创新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联党员、议发展、督整治、评教育机制,聘请“作风观察员”,征求意见建议1200余条。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创新开展“小事随手拍”活动,组织3618名代表委员下沉网格,协调解决问题753个,形成“代表委员点题、业务部门答题、社会公众监督”的良性循环;范县召开代表委员县情通报会,收集意见建议75条,明确责任单位,逐条逐项抓落实……我市把“开门搞教育”贯穿始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上级评、自己评、群众评”相结合,全面开展评估工作,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
作风一变,气象万千。全市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振奋,为聚焦“两高四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濮阳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把凡事讲政治体现到学习全过程、工作各方面,“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4%以上,PM2.5年均浓度值居全省第1位;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调度黄河水5.47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0.98亿立方米。
纪律规矩进一步严明。党员干部普遍感到“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打越密,从管住一顿饭、一杯酒做起,坚决抵制吃喝歪风,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纠“四风”、树新风的氛围日益浓厚。
为民意识进一步树牢。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学习教育成果更加可感可及,新成立17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创建3所县域医疗次中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96%;城镇新增就业2.7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万人,我市获评全省促进就业工作激励地区。
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把是否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加快发展作为评价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以硬作风啃下硬骨头,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81.9亿元,增长5.9%、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连续6个季度提速增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坚决打好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反腐持久战,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勇争先作贡献。⑩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杨成磊 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