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生活

拒绝酒驾 护航生命

刘文华

9月9日是全国拒绝酒驾日。

亲友相聚,推杯换盏间自有温情流动;然而当酒杯与方向盘相连,温情便可能在顷刻间化为悲剧。“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广为流传的警示,早已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衡量文明与安全的标尺,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底线准则。

酒驾之险,险在它从不讲“下不为例”。一杯酒下肚,人就不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视野收窄、反应迟钝、手脚不听使唤。这不是夸张,是酒精在神经系统里侵蚀出的窟窿。有人觉得“就喝两口”“小区挪个车”,可事故从不挑时辰、不看地段、不问动机。血液酒精浓度20毫克/100毫升的临界值不是数字游戏,是无数血泪换来的生死线。侥幸?那是把命押在运气上,把别人的生命也当作赌注。酒驾酿成的惨剧,没有意外,只有必然;没有“可惜”,只有“可悲”。

法律之严,严在它不容半点“情有可原”。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热乎乎的护身符。为什么一杯啤酒就是酒驾?为什么刚发动车辆也算违法?因为法律知道,人会骗自己,会找借口,会在酒精和虚荣之间选错边。严苛的检测标准不是刁难,是给生命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睡醒就没事?酒精代谢不看钟表。智能驾驶能“兜底”?机器救不了糊涂的人。法律的刻度越细,生命的保险栓才越牢。对酒驾零容忍,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最大的人情。它守着千家万户的团圆幸福,护着说没就没的生命安康。

文明之重,重在它容不得“差不多就行”。真正的现代文明,不在高楼大厦,而在红灯前那几秒的停顿,在酒桌上那句“我送你”的担当。明知他人酒驾仍乘坐,是帮凶;觉得骑摩托车喝点没事,是愚昧;劝人“少喝点开慢点没啥”,是纵容。文明社会不是靠几个守规矩的人托起来的,是靠所有人对规则的敬畏举起来的。今天你对酒驾睁只眼闭只眼,明天就可能面临血淋淋的事故现场,是面对受伤致残的亲人,甚至是认领亲人的遗物。安全不是个人选择,是集体契约;规则不是束缚,是保命的铠甲。

守护之责,责在它从来不是“与我无关”。劝阻酒驾,不是多管闲事,是积德行善;举报酒驾,不是不讲情面,是真正的情义。代驾贵?贵得过ICU的账单吗?嫌麻烦?麻烦得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吗?每一次伸手拦下那个要开车的朋友,每一次在聚会后主动安排接送,你都在改写可能发生的悲剧剧本。公共安全这张网,破一个洞,谁都可能掉下去。别等惨剧敲门才后悔没说话,你的沉默,可能是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酒杯与方向盘之间,孰轻孰重,不难掂量。让我们以全国拒绝酒驾日为契机,将“开车不喝酒”刻入心底,使“安全文明行”成为自觉。唯有每个人都握紧安全的方向盘,生命健康的天平才能始终平衡,万家灯火里的幸福才能永久相伴。

2025-09-11 刘文华 1 1 濮阳日报 c164187.html 1 拒绝酒驾 护航生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