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丹) 为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合法权益,破解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近日,我市19个部门联合发布《濮阳市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携手为流动儿童撑起“关爱保护伞”。这是我市首个系统性、标准化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市在流动儿童权益保障领域迈出里程碑式步伐。
根据《清单》明确界定,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监护人跨县域异地居住满6个月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市辖区内流动除外)。据民政部门摸底统计,我市现有流动儿童超5.7万人,其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需求长期存在服务断点。2024年,国家首次将流动儿童纳入重点关爱保护范围,我市迅速行动,通过3个月全域排查、多部门会商,最终形成涵盖6大类19项具体措施的《清单》,实现从“碎片化救助”到“系统性保障”的转变。
该《清单》创新构建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保障”六位一体服务体系,直击流动儿童痛点,并突破传统单部门治理模式,建立“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清单》创新探索为流动儿童提供信息化、智能化关爱服务有效路径,为加强流动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信息收集、数据共享和分析比对提供支撑,提升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这份《清单》不仅是政策文件,更是一份城市温度的承诺书。”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推动《清单》精准实施,让关爱服务从‘政策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每个流动儿童都能在濮阳找到家的归属感。”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