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副刊

归 途

■ 郭点点

从家人传递的“信号”里,我读到了爷爷去世的消息。这个倔老头儿,在我26岁这年,最终还是输给了岁月和时间,去另一个世界找他的母亲了。不得不承认,我有心理准备,因为爷爷已经是百岁老人,他经历过多次与命运的抗争,多到我已经记不得究竟有几次大手术,他有军人的品格,一次又一次挺过来,可是这一次,瓜熟蒂落。我不想让这个消息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过年见到爷爷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侧卧在床上,好像一根“木头”,嘴巴已发不出太大声音,一改往日大吵大闹爱发脾气的形象,但还是念念有词。不过他从未骂过我,我一出生,爷爷就是一个老人,我没见过他年轻时的样子。在他离开之后,我仿佛看到他当年英姿焕发的模样,我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只会存在于我的印象和记忆里。

除了我的家人,也许不会有人记得这个世界有爷爷驻足停留的痕迹,可能时不时会有邻居想起,有一个脾气不好的倔老头儿,骑着三轮车,不知道他的目的地,也许是去西水坡看一看自己为自己刻下的碑文,也许是在澡堂子把头垫高搓搓背,也许是去别人单位聊聊所谓的“大事”……我想帮他留下些什么,唯一能想到的,只有文字。

我与爷爷差了太多岁月,他在我的记忆里,只有老和更老,常常能看到他与家人的争吵,现在我好像只能想起他对我慈祥的笑,记不起来他发脾气的模样。人只有在失去后才懂珍惜,即使依依不舍,也没办法阻挡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人说,老人生前总发脾气是因为不想让家人想念,可是这潮湿的心,又该如何平静如从前。缅怀我的爷爷——郭念林同志,他的前半生,与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大多数人一样,充斥着苦难与离别;他的后半生,有孝顺的子女,有一个安详的晚年。他向往的城市,是首都北京,但他最牵挂的,还是濮阳老城北街,那里有他熟悉的味道,他的母亲会在北街接他去往下一站天堂;他最爱看的节目,是《海峡两岸》,在他的心里,两岸从未分开,隔海相望,永远一家;他最喜欢的食物,是灌汤包和小笼包,不知道为什么,他怎么也吃不腻……生命的记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剩下的只有思念。

每一次回家,我的心情都是那么愉悦,因为能见到许久未见的家人,这是我的归途。可这一次,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从南到北,我甚至想晚一点、再晚一点,好像这样,爷爷就不会离开,这个事实就不会离我太近。爷爷踏上了他的归途,我望向窗外,第一次觉得落日令人窒息不是因为美丽,反观车窗玻璃倒映出我茫然的神情,原来景色也随心情变化而变化。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像是一场幻梦,我身处梦中,在我醒来时,一如往常,恍惚中又被拉回现实,一切都是真的,人在此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爷爷,常念。

2025-10-01 ■ 郭点点 1 1 濮阳日报 c165291.html 1 归 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