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河南2025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出炉

戚城公园“非遗市集·点亮景区”项目入选

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37个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濮阳戚城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戚城公园”)的“非遗市集·点亮景区”项目成功入选,成为我市唯一上榜项目。

作为承载濮阳厚重历史的文化地标,戚城公园突破传统观光模式,积极构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平台。戚城公园通过系统性规划,将园区内的诗经广场2500平方米空间升级改造为“非遗市集”核心区,设立30个固定展位,为非遗提供常态化展示窗口。戚城公园并非简单引入非遗项目,而是精心打造“周周有市集、月月有主题”的可持续运营模式,日均吸引游客达5000人次,使非遗展示从静态陈列变为景区内鲜活的文化景观。

在机制创新上,戚城公园构建了“固定+流动”的双轨活动体系。固定活动方面,将每周六、日设立为“非遗市集日”,成功培育游客“周末游景区,必赶非遗集”的消费习惯。流动活动方面,紧抓元旦、端午等传统节日契机,推出如端午“香囊制作+文化讲座”等主题周活动,单日最高接待量达3.8万人次,有效放大了节庆文化效应。

针对非遗传承的关键问题,戚城公园创新实施“体验+教育”双轮驱动策略。面向青少年推出非遗研学团,并联合文旅部门启动“非遗新青年计划”,鼓励传承人在市集现场收徒授艺。目前已有50名青年拜师学艺。戚城公园联合职业院校开设的“非遗技艺选修课”吸引了百余名学生系统学习,为破解非遗传承困境提供了实践方案。同时,戚城公园积极推动“非遗+科技”融合,助力传承人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并将传统图案转化为文创产品,探索“线上传播+线下体验”的新业态。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戚城公园的项目是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优秀典范,其通过空间再造、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实践,让古老非遗在历史遗址中焕发新生,为全省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样板。该项目凭借其系统化的融合实践,探索出一条在历史文化空间内活化非遗、赋能旅游的创新路径,为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濮阳经验”。

2025-10-10 戚城公园“非遗市集·点亮景区”项目入选 1 1 濮阳日报 c165381.html 1 河南2025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出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