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搬出滩涂地 迁入安乐窝

一栋栋住宅楼设计新颖、造型别致,一条条水泥路将住宅楼连接成片、形成一体;近处的小广场已基本修建完毕,待进一步完善即可投入使用;不远处的长凳上,社区居民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着闲天、拉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日前记者走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濮阳县习城乡安置区——习城新村,看到的和谐景象。

“乡里不但分了一套房给我,还介绍我到家门口的厂子里打零工。生活越来越好了。”作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受益者之一,习城乡丁寨村秦香老人说起现在过的好日子激动不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实却是,黄河滩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阻碍了村民脱贫致富,这方水土虽养活了这方人,却富不了这方人。不离开这片滩涂地,群众脱贫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我市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誓将脱贫攻坚中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

“濮阳县和台前县的5个乡(镇)是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涉及近万名滩区群众。”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习城新村是濮阳县迁建安置区中的一个,规划建设20栋住宅楼,目前已有10栋具备入住条件。经过自愿报名、认购、选房等流程,习城乡96户300余名群众成为首批住户。

一串串新房钥匙,打开了滩区群众新生活的大门。

“快,进屋坐,吃瓜子。”看到记者来访,习城乡徐寨村的搬迁户王东兰热情地招呼记者。

王东兰的新家窗明几净,舒适安逸。“以前真是穷怕了。为防水患,滩区人不停拉土垫台、拆房建房,现在的屋底就是原来的屋顶,越盖房越穷,外面的姑娘都不愿嫁到村里来。”王东兰有些激动,“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住进了新房。”

贫困群众搬迁进城,搬的不只是房屋,还涉及搬迁品质、搬迁保障等问题。

在规划建设安置区项目时,当地政府充分尊重民意,既考虑搬迁户基本居住功能需求,又兼顾搬迁户致富后生活品质要求,做到户型多、功能齐、设施好、标准高,解决搬迁、就学、就医等一系列难题。“我们采取建立农民社区的形式,构建新型社区网络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安置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安置区逐步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制度等长效工作机制,解决搬迁户水土不服、融入集体难等问题。”习城乡党委书记刘国乾说。

一系列措施,打消了搬迁户的思想顾虑。安置区真正成为他们的安乐窝。“这里环境很好,水、电、宽带、有线电视一应俱全。大家既可以在活动中心开展文体活动,又可以就近享受到城镇便捷的医疗、教育资源。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搬进习城新村的习城乡后连庄村村民连洪对未来充满信心。本报记者 王振巍

2018-09-21 1 1 濮阳日报 c22213.html 1 搬出滩涂地 迁入安乐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