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我把批改的试卷发下来,便开始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了。快结束时,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怯生生地问:“老师,您能说说我丢分的原因吗?”

面对他热切的眼神,我一时说不出话来。教室里其他学生也都睁大双眼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此刻,一向口若悬河的我竟然没有办法回答学生这样的提问。是啊,我能说什么呢?我连这个学生考了多少分、错了哪些题都没弄清楚,又怎么能分析出他丢分的原因呢?一直以来,无论是批改学生的日常作业,还是评判学生的试卷,我只是习惯于对某几个成绩突出的学生的试卷和自认为学生试卷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对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只是简单判个对错、打个分数,就草草了事。

我有些惶恐,我们不是一直在大力倡导“为了一切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而且,当说起这些口号、谈起如何转变学困生时,我们每一次都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可是,现实中我们又是如何去践行的呢?连学生基本的学习、考试情况都摸不透,又如何谈论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平等视之呢?

今天,我的难堪是小事,这难堪所暴露出来的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给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带来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被忽视了的伤害,才是大事。

我努力挤出笑容,十分诚恳地说:“孩子,你的发问让老师羞愧!我没有仔细分析你的试卷,记不得你的答题情况,更说不出你丢分的原因,请原谅老师所犯的错误。请你相信,也请所有学生相信,从今天开始,无论是谁的作业和试卷,我都会仔细分析优缺点,认真记录,评讲时尽量给你们每一个人提出改进建议。”

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2019-03-11 1 1 濮阳日报 c33237.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