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改前沿

罚 还是不罚

□ 市实验小学 支俊花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犯了错误,是不是就一定要予以惩罚呢?其实对犯错误孩子的教育,绝非只有惩罚一条路,而非惩罚式的教育——宽恕,往往效果更出乎意料的好。

早自习,大家读书很认真,我站在讲台前静静地欣赏着。在这样一个爽朗的清晨,我认为没有什么音乐能比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更美妙的了。

一声刺耳的“报告”,让宛如天籁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全班学生的目光“唰”的一下,聚焦在门口。我见小张站在门口似笑非笑,扭捏作态,不知道是满不在乎,还是在自我解嘲。

小张喊完报告,还没有得到允许,便自作主张地走进了教室。我看了他一眼,用眼神阻止他。小张只好留在了门外。

这不仅是班主任的权威,更是规则的力量。迟到了该如何处罚,我们班有公开明确的规则,规则面前,谁也没有特权。我们班关于迟到的管理规则是这样的:一是扣除纪律分数五分;二是在教室门口站立五分钟;三是第二天带领同学早读。小张今天迟到了,他首先要在教室门口站五分钟。

一个意外的小插曲眼看着就要过去了,学生们的目光又回到了书本上。早读正要继续,一个声音却在教室里响起:“老师,今天你不该处罚他。”这句话让本已恢复平静的课堂再次骚动起来。我抬眼一看,班长站在那里,心平气和地看着我。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班长继续用他平静的声音提醒道:“老师,我们班每个月都有无理由迟到指标,所以今天你不该惩罚他。”

我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我们班在每一项违纪处罚规则的后面都附加了一项补充说明。关于处罚迟到的补充说明是,每个学生每个月有两次免予处罚的指标,第三次迟到方实施上述处罚,指标当月有效。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补充说明呢?因为凡事都有例外,学生上学时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只要迟到就处罚,看上去是严格要求,其实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我给学生免予处罚的指标,就是把这些特殊情况考虑进去了,是把人文关怀写进了制度。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忘了,快进来吧!同时请接受老师的道歉。”小张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不好意思地回到了座位上,全班同学都在向小张行注目礼。

优秀的班级应该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不好意思犯错误。没有处罚不代表没有教育,宽恕在教育中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因为宽恕本身就已经是惩罚了,只不过是一种间接的惩罚——心罚。惩罚让学生明白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它起到的直接作用是学生因为害怕被惩罚而不敢犯错,从而使错误的行为得到纠正。而宽恕意在唤醒,它会激起人的羞耻之心,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并因为被宽恕而心存愧疚与感激,以此激发从善的心理。这样的能使人知耻的惩罚,才是教育需要的惩罚。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惩罚措施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能产生好的效果,包括宽恕,也可能不被一些学生理解,起不到唤醒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使用惩罚措施时,必须研究学生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9-03-31 □ 市实验小学 支俊花 1 1 濮阳日报 c34999.html 1 罚 还是不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