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大自然是我们知识的宝库,是一部活教材。因此,我们幼儿园充分利用校园闲置空地,精心规划,开辟了一块小菜园。教师把小菜园分成若干小畦后,分配到了中、大班,挂上班牌,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播种、栽培,让幼儿在实践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让他们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整个过程幼儿会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充满感情、倾注热情,充满了仪式感。
一、种什么?
自小菜园开辟以来,幼儿园各班师生都很积极主动。他们一起商量这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蔬菜或农作物、点种还是直接插苗,以及种植工具的选择等。幼儿查阅资料,请教家里有经验的长辈,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知识储备。在活动中,幼儿学到了很多具体生动的经验。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就充满了仪式感。
二、怎么种?
种前先要翻地、松土,清理场地和翻地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到真正种植时,幼儿需要把握疏密,小心翼翼地保护种子、种苗,需要情感的投入。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种植和种植以外的很多知识。参与感本身就是仪式感。
三、怎么管理?
幼儿会对自己种的植物高度关注,甚至会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教师常常利用户外活动或饭后散步的时间带着他们一起去观察小菜园,这个环节已经成了幼儿翘首以盼的事情。教师会指导幼儿在记录本上记录每一种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由此,幼儿理解了阳光、空气、水与植物的关系,这不仅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有情感方面的付出和收获。幼儿对植物成长过程的期待和植物生长带来的惊喜,使其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仪式感呢?
四、收获了什么?
经过各班的精心播种和照料,小菜园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了收获的季节,小菜园里茄子、西红柿、黄瓜、豆角、南瓜、辣椒、空心菜等,一应俱全。教师和幼儿亲手采摘自己种的蔬菜,那种收获的喜悦无以言表。有的教师还把采摘的蔬菜进行烹制,让幼儿品尝自己亲手种的菜。
小菜园让我们看到了种植对幼儿带来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改变,看到了种植背后的教育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亲近自然,收获了感情,收获了满满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