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版本处理同一知识内容时的方式不尽相同。为此,笔者就《数轴》一课在鲁教版、人教版、苏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设计意图等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以便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新知的呈现方式和设计意图
《数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其编写方式在各个版本中并非一成不变。
人教版借助教科书中的情境,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让学生画情境图,体会方向与距离。人教版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便于学生理解数轴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怎样画数轴。
新知是由旧知转化而来的。苏教版要求学生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回顾小学知识,为引出数轴的概念做好准备。通过画数轴,学生理解数轴的3要素。
鲁教版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数轴的概念,这样既直观又易于理解。
新知的表述方式和原因分析
人教版由马路上的汽车站牌导出数轴的概念:在数学中,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这种表述不仅介绍了数轴的概念和特点,也说明了画数轴的方法。
江苏版根据问题得出结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这种表述简单、清晰明了。
鲁教版得出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种表述简单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
总之,通过教材的比较研究,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全面、具体、直观。
□ 市油田一中 沈安营 赵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