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逐步开展对整本书的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那么,怎样在小学生中开展整本书阅读呢?下面以少儿版《三国演义》为例,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激趣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驱动力,教师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共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当读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这部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草船借箭之后,诸葛亮、鲁肃等人回到营地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学生的想法是否与作者一致呢?学生续写完故事,急欲打开书看个究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深读体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赏析,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自己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要解答问题,学生必然会深入地理解文本、解读文本。
阅读拓展
每次共读一本书,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循序渐进,不能对小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他们会失去阅读兴趣。如读完《三国演义》后,教师不妨这样设计:学生绘制一本书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画书中人物或某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对整本书有深刻的印象;厘清人物关系、性格特点,对书中人物所做的事及原因理解得更到位;制作阅读卡,包括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精彩片段摘录等,对文本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撰写读书心得,让其阅读能力再上一个台阶;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尽情畅谈,再选一个或两个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使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演一演,学生对故事性很强的书有很大的兴趣,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教师把优秀小组的表演录制下来让全班观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要边实践边总结,为学生的阅读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