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卢梭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就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老师和父母都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孩子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父母或老师表现出怎样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幼儿和青少年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都倡导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则,懂得为人师表的责任和意义。
有一次上课铃刚响过,我就兴冲冲地拿着教案来到教室,准备上课。可是,我一进教室的门,就看到黑板上满满的都是字,显然是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板书。我一下子没了上课的激情,当场就想质问值日生为什么不擦黑板。但是,我脑海里闪过自己当学生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来班里上课,但大家都忘了擦黑板。当时,这位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转身擦干净黑板,心平气和地开始上课。那时,作为学生的我,心里很感动:老师的胸襟是多么宽广!想到此处,我立即缓和了脸色,放下手中的教案,转身拿起板擦认认真真地擦起黑板。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当天负责擦黑板的学生跑到我面前,羞愧地说:“老师,对不起,让我擦吧!”看来,我所期盼的教育效果已经达到了。从那件事以后,我每次走进教室,黑板几乎都被值日生擦得干干净净,而我也总是不失时机地大加赞扬孩子们负责任的表现。
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能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它们就像教育流水线上的“小沙料”,是教学活动中的小小障碍,更是能带给人思考和收获的机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老师如果善于抓住契机,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不仅育学生,更育教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