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周刊

构建教师发展体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华龙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生源的质量决定学校的发展策略。”华龙区高中面对生源质量不理想的现实,通过构建教师发展体制,打造高效课堂,积极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把教师发展成“四有”好老师,取得了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教育教学成绩。

近年来,华龙区高中多次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濮阳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在社会上赢得广泛赞誉。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标兵”“十佳教师”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教师,树立先进典型。贯彻“领导服务师生、教师服务学生、后勤服务一线”的服务型校园理念。开展师德师风和教学过程管理专项检查,确保师德师风的建设成效。广大教师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自我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樊相彬老师获得濮阳“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鲁德民老师获得“河南好人”奖,荣焕英老师获濮阳市第六届道德模范奖。

二是完善教师发展监管体系。建立多元化教师发展评价制度,以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和学校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学能力、教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量化积分评比方案》,用评价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健全促进教师发展的常规管理和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检测,对考试中成绩落后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落实学生评教制度,让学生从师德修养、授课情况、师生交流、辅导答疑、工作纪律、作业布置、创新能力及学法指导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打分,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和教情,提高教学水平。强化年级对教师发展的督促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年级组的方向引领核心作用,班主任的战斗团队核心作用,备课组组长的教学研究核心作用,推动教师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是坚持“三联系”教师发展工作制度。实行校长联系教研组、老师联系学生、党员联系非党员职工“三联系”教师发展工作制度。开展读书“燃梦行动”,领导班子带头、教师参与,每日抽出30分钟时间阅读,并撰写感悟和反思,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撰写“课后反思”“学习方法指导”“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论文。

四是夯实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学校深化教师培训,大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分批选派教师赴北师大培训,赴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石家庄精英中学等名校参观学习,积极派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培训,邀请豫北名校联盟、金太阳教育集团名师定期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定期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青蓝杯大赛、教研组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观摩课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一三五”奋斗目标,即“一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实施“导师制”和“一帮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组织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开展师带徒、徒促师、互帮互学活动。落实梯级教师发展路径,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路径,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目前,该校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名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30人,市级教学名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5人,骨干教师61人,形成了合理的梯级教师队伍。

五是建立教师发展课题管理机制。学校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各教研组以“出名师、上层次、成群体”为目标,深入研究教学;以“高质量、轻负担、增兴趣”为目标,深入研究学生;以“出成绩、增能力、强氛围”为目标,深入研究课堂;以“成系列、求配套、出精品”为目标,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围绕“重难点突破”“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等进行校本课题研究。近5年,该校共有10项省级、13项市级、15项区级课题成功结题。

六是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6+1”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实施操作,校名师和教研组组长上引领课,骨干教师和备课组组长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过关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改革切实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

2021-09-28 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刘万华 黄德锋 —— 华龙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88327.html 1 构建教师发展体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