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周刊

激情点燃内心火焰 管理夯实发展根基

—— 华龙区第五中学教改工作综述

华龙区第五中学始创于1939年,是华龙区初级中学里建校最早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45亩,在校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115人,专业素质高。近几年,学校先后争取政府资金1500余万元,投资学校建设。学校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校园环境日渐优美。但是,“生源基础差”这个客观情况一直制约着学校发展。

“进入新时代,学生德育也要有新目标,学校发展要有新变化。”校长刘志超始终认为,办学理念是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是办学理想的特殊表达,更是学校发展的必备动力。

学校发展理念先行,谋划是先锋。学校坚持“激情+养成”德育模式,推行“精细+规范”管理模式。通过精神激励、习惯养成、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量身打造成长方案;以更细的规范和关爱,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促进学生形成奋发向上、成人成才的心理品质,培养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态度阳光向上的优秀人才。

“激情+养成”教育

点燃内心火焰 培养良好习惯

由于基础差,很多学生对未来缺乏自信。因此,只有以有效的教育方式对他们进行人生激励,树立自信、提足精气神,才能使他们重新燃起希望。

“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激情的年轻人是没有未来的。”这是著名教育改革家、衡水模式创立者、现任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李金池的口头禅。打造激情校园、养育激情学子、构筑自信激情课堂、创建激情文化已成为华龙区五中的主旋律。推进激情教育以来,校长亲自到班级蹲点,到一线座谈,每一次晨会都精心准备,激情洋溢;校委会成员及班主任老师坚持跟早操、陪课间、查晚休;学生清晨起床激情跑操、激情口号,课前激情宣誓、激情唱歌,课堂上激情展示、激情学习……现在,在华龙区五中校园内,只有奔跑没有慢走,快节奏、高效率的激情生活和学习成为常态,振奋了学生的精气神,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火焰。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由“扫一屋”到“扫天下”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会珍惜时间,适应规则,学会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高效学习,高效做事。这正是华龙区五中的养成教育理念。

如今,人们的眼球和耳朵已完全被华龙区五中学子们整齐的队伍、坚定地步伐、专注的眼神、勇于挑战的精神、响彻天地的集体宣誓、响亮激昂的口号、火热饱满的激情所吸引。“激情+养成”教育产生的蝴蝶效应,正将学生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精细+规范”管理

夯实办学基础 蓄力长期发展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因此,欲成大事必须从精细做起。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全面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用心干事,这是华龙区第五中学崛起的立足点。”刘志超介绍,精细化管理既是细节管理,更是人文管理。因此,《华龙区第五中学在校新常规》应运而生。学校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班级评比等途径,强力推进。其核心是树立一种对学习执着、对所做的事情精益求精、对生成的事情精雕细琢的精神。从课间到课堂,从老师到学生,各种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环环推进。

规范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长期办学实践可以看到,凡是办学有名声、成绩显著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规范管理的基本内涵。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对学校而言,严就意味着严而有序、严而有度、严而有理。学生管理有自身的一套规章制度,以约束、激励学生,规范其日常行为,使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维持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华龙区五中学生没有赢在起点,却可以赢在中考,让成绩并不出类拔萃的学生升入理想的学校,真正实现“平凡的孩子走进来、优秀的人才走出去”的办学承诺。

近几年,学校通过推进“激情+养成”教育和“精细+规范”管理两个亮点工程,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关工委读书活动先进示范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李建明

2021-10-31 —— 华龙区第五中学教改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89487.html 1 激情点燃内心火焰 管理夯实发展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