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对教育的要求概括为四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四句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值得教育人细细品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成为一个教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方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学管理,没有爱就不会有丰硕的教育成果。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动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践行呢?
一是要始终把《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牢记在心。把规范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准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要多观察学生,并去帮助他们,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让他们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
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往往来源于好奇心。作为老师、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利用这一份好奇心,这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第一,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自己的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体验到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谐、协调的课堂氛围。
三是要把教育做到细微之处。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学生不是一潭静止的水,他们的内心有时平静,有时激动。教师对学生要察言观色,发现学生细微的变化,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
四是要多开展活动。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乐地成长。要根据不同学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如,在低年级开展自由识字、背诵大赛、写字比赛等,在中年级开展故事分享会、作文大赛、计算比赛等,在高年级开展读书分享会、才艺风采比赛等活动。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人生,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