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教育学生品德高尚,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市第八中学校长孙绪宪如是说。
近年来,市八中秉承“九年奠基一生”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全力打好“减负、提质、增效”组合拳,在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同时,以“双增”助“双减”,为每个孩子打造亮丽的生命底色。
体育助梦想腾飞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学校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程,率先在小学阶段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与游泳馆合作,利用周末教学生学游泳,成为我市首家开设特色游泳课的学校。打破班级界限,根据学生特长爱好,探索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让学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科学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家校联动2小时。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每年举办学生全员运动会和中小学生游泳等级达标赛,形成了教学、训练、竞赛相互融合的体育工作体系。学校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建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大型体育馆,室内羽毛球、乒乓球、排球馆,轮滑示范基地,满足学生多种运动需求,形成了“一校多品”的体育发展格局。
学校还开设有武术、足球、篮球等10余个体育特色社团,建有“跃动”体育俱乐部,让每名学生都参与1至2项体育项目,真正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老师们普遍反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身心更健康、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实现了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美育和劳动教育
让学生全面发展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为加强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丰富学生想象力,学校开足音乐、美术、书法课时,使学生在艺术的课堂上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组建书法、绘画、合唱、手工、诵读等艺术社团,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举办书画大赛、诵读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其创造活力。
每天清晨到校后,学生分组参与校园保洁工作,主动打扫教室内外、主干道、操场卫生,这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利用校园一隅,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藕乐园,每班几畦,自主种植,自主管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农作物浇水、拔草、施肥,体验劳动的快乐,品尝丰收的喜悦,感受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乐趣。学校还开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原野,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
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家长小帮手”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分担家务;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福利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公益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
以“双减”带动“双增”,市八中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给学生腾出更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五育并举”的演练场和激发潜能的大舞台,使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兴趣特长得到培养,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必将让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