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改前沿

以“数棒游戏”为例谈如何引领幼儿学习

市市直幼儿园 赖少敏 高稳茹

日常生活中,幼儿似乎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数数,知道了正确的数序,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幼儿是如何通过材料操作学习的呢?操作中需要成人提供怎样的支持与引导呢?

案例中的幼儿4岁半,使用的是《彩色数棒》材料。幼儿将彩色数棒从盒子中取出、放回、取出、放回反复操作,老师问:“你是怎么知道这样放回盒子的?”幼儿答:“它们的颜色一样。”由此可以看出,她有按颜色一一对应摆放数棒的经验。老师继续问道:“积木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她说:“数字不一样,有5、有9……”但当积木的数字朝下被遮挡时,幼儿就说不出了。由此可以看出,她认识数字,但尚不知道数字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游戏时,在师幼的一一对话中,孩子边说数字边将数棒全部放回盒子。随后的第三次游戏时,幼儿再次将数棒取出,然后边说数字边将所有数棒放回了盒内。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完成了从只关注颜色到关注数字的转变。

第四次游戏,幼儿取出数棒一组一组地往回摆放时,教师说:“5和5合起来是几呢?”幼儿想了想,没有回答。老师便伸出两只手又问一遍,幼儿给出了答案。“9和1合起来是几呢?”幼儿还是摇了摇头。于是,老师便拿来小木棍,让幼儿边取边数,直至取出9根,全部攥在了左手里,她看了看盒内的数棒,又取出1根,也放入左手里。接下来,幼儿采用数小棍的方式,边放边数,知道了7和3合起来是10,8和2合起来也是10……

最后一次游戏中,幼儿放回数棒时,每次的摆放都是先放大的数字。由此可见,不同于前几次的操作,这次孩子非常清楚地知道每组数字的组合。

案例详细记录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也看到了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过程。教师在发现幼儿操作数棒游戏只关注了颜色时,便介入幼儿游戏,用“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呢?”的问题引导幼儿关注数字,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当老师发现她没有10的数量组成经验时,便添加了操作材料“小棍”。幼儿在数小棍的过程中,看到数字能取出相对应量的小棍,说明幼儿10以内的数物对应掌握是比较好的。她在数小棍的过程中,慢慢发现10的组合,此后幼儿就能够很熟练地匹配数字了。

2022-05-27 市市直幼儿园 赖少敏 高稳茹 1 1 濮阳日报 c99442.html 1 以“数棒游戏”为例谈如何引领幼儿学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