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谱写新时代濮阳教育篇章,本报联合市教育局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访谈》系列栏目,邀请名校长、名师接受专访,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说感想、谈体会、论举措。
开启融慧教育新篇章
全国教学名师,中原教学名师,
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徐相瑞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未来5年,教育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发展任务上,由扩展办学条件走向提高办学质量;发展方式上,由粗放、软约束走向精细、硬约束;发展路径上,由凭经验办学走向尊重规律与科学;发展动力上,由计划任务走向改革创新;发展目标上,由注重外在形象走向注重内在品质。因此,我们还要在怎么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未来的教育,要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要把校内和校外的资源相融合,要把社会也当作课堂,把世界当作教科书,把所有能对孩子增长学识的人当作老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市实验小学提出的融慧教育新主张就是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通过两年多的探索,融慧教育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瞄准新时代教育目标,以践行融慧教育办学理念为抓手,多种渠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诚信德育品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融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培养“爱生活、会学习、善创新、有情怀”的慧少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奋斗!
坚守育人初心 勇担时代使命
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市开德小学校长 何风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字字如金,催人奋进,作为教育人,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其中第一块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是叩击心灵,句句入骨。我们的党把教育事业和国家自立自强、科技人才引领驱动紧紧相连,这是对“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正在做一项伟大的德政工程。
过去10年,我们经历了教育均衡发展、控辍保学、双减改革等,不禁为中国共产党面对大国教育难题所拥有的非凡智慧和勇气,所彰显出的伟大精神与力量所感动,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满怀信心。今后,市开德小学全体教职工会更加坚定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每一个教育生活的日常,把党的事业装在胸中,把学生的成长存在心里,在每一个校园教育生活细节中和伟大的祖国同频共振;还要不断加强党性和师德修养,增强育人本领,提升生命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基础教育人的贡献!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起向未来
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市第十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都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让我再次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第十中学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潮,深入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十中在行动”系列活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会更好地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教育人形象,进一步激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活力,让教育更有引领力、感召力、塑造力、影响力和创新力;我们将继续秉持“生态、智慧、创新、多元、开放”五大新发展理念,开设好红色思政课程、红色活动课程、绿色学科课程、绿色社团课程,把“红绿双色教育”落实、落细,让“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校训植根于师生内心,将“党旗照耀红孩子”的党建品牌擦得更亮,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落地为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将继续在“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大功夫、深功夫,践行“不把教科书当全世界,而把全世界当教科书”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最大价值,化“天地万物”为课程资源……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启育人新篇章
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市实验幼儿园教师 晁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战略目标。作为市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我认真品读深思国家对教育的顶层规划,深知幼儿教育责任重大。
幼儿期是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生命阶段,然而又是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生命阶段,需要我们珍惜童年的独特价值,更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幼儿园实施为国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为此,我们要持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研究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策略和营造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环境。在构建“经典实幼、精品教育”的园本课程中,我们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成人为先、习惯为重、幸福成长为导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开通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学习路径。围绕立德树人,我们将继续优化爱国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深化“中国娃”等9个主题课题,让幼儿在体悟中国文化中汲取红色基因。
未来5年,我市的幼儿教育将迎来新发展,我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为我市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尽心尽力。
唤醒求异思维
埋下创新种子
河南省名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
市华龙区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焕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作为唤醒教育的践行者,我认为“唤醒求异思维、埋下创新种子”是落实科教兴国政策接地气的有效策略。
一是唤醒求异思维生活化意识,即通过家长、教师的求异思维唤醒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一道菜的做法、防疫知识溯源、一个问题的全方位多侧面辩论会、动手制作等劳动、艺术教育,为创新种子茁壮成长提供肥沃土壤。二是动用家校社合作力量,大面积普及科学教育,用成果倒逼科技进校园、家庭、社区活动,让科技意识在家校社全覆盖。比如科普类书籍推荐、读书分享会等,经过培训的理化生、计算机教师参与主持该活动,用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间”三定科技传播活动,保证创新种子持续发力成长。三是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宣讲,营造重视科学、运用科学、使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唤醒求异思维,埋下创新种子,把学生浸润在科技沃土中,让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持续发力,为培养高科技人才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