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乡教育学习共同体
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市第五中学教师
丁桃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表述有441个字,让我这名深耕教坛35年的一线教师深感振奋。作为一名扎根濮阳基础教育沃土的老兵,我对报告中“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表述有很深的感受。
2020年,我作为市委组织部选派的“三大指导员”(产业发展指导员、教育教学指导员、医疗卫生指导员)下沉到南乐县韩张镇,指导韩张镇中学的教育教学帮扶工作。我坚持每周到现场一天,深入课堂、教研组,与他们一同备课、同课异构、现场教研,尽最大努力解答乡村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当年8月,我又把工作室建在了南乐县第二初级中学,三年的坚持,为南乐县培养种子教师79名,开阔了乡村教师的眼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帮带乡村教师建立起了前后知识的联系,使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1年,我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河南大学的协调下,帮扶兰考县闫楼乡赵二化名师工作室,从前期工作室人员的选拔、场地的选择、工作室章程的制定到后期工作室活动的开展,帮带赵二化工作室完成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蜕变。我把工作室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赠送给他们,免去了他们在同类问题上重复低效的尝试。赵二化工作室成员现如今都已成长为所在乡村的教学骨干,支撑起了乡村教育的重任。
2022年,我又带领工作室成员,承担帮扶台前县马楼镇二中李秀华工作室的任务。我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各种不便,利用每周四下午的腾讯会议,持续进行了30次线上异地教研的示范和指导工作,激活了一域教研的“死水”。
我们所作的一切,就是想把城镇教师已有的经验、成果,分享给需要的乡村教师,打造城乡教育学习共同体,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尽一份力量。
把立德树人渗透在课堂里
中原名师、市东湖小学校长 张素红
金秋十月,党旗飘扬在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更是催人奋进,鼓舞士气!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把立德树人渗透在课堂里、教材中,深入贯彻“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方针,为学生擦亮人生底色。
市东湖小学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带领全体教职工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发展素质教育, 践行“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的办学理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时代新人、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有机结合,打造“一主两翼”体验课程体系,探索东湖“思维课堂”模式, 搭建多元、多样展示平台,为每一个东湖少年的出彩保驾护航。强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高品质学校,创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一流教育品牌!
担当使命 匠心育人
中原教学名师、市第三小学教师 周瑞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报告内容高瞻远瞩、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凝聚着百年大党的宝贵经验、彰显着人民领袖的雄韬伟略,展现了我们党理论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定、道路上更加自信,是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倍感时代赋予之责任,今后,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此来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育实效,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匠心育人担当使命,踔厉奋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篇章。
提高综合素养 提升育人本领
河南省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市实验中学教师 王继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明确了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初中思政课教师,我既备受鼓舞,又感到责任重大,一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凝聚最赤诚、最坚定的前进力量,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提升育人本领,站稳三尺讲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心、用情、用智讲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孩子心田种下一颗红色种子,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思政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积极发挥
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中原名师、市油田第一中学教师
程兴华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表述掷地有声,让我深受启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勇担当、能干事,守正创新,立德立行,努力成为新时代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是完全称职的,为此我们要以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为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宗旨。在36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对自己的定位愈发清晰,那就是做有情怀的教师,教有温度的课,培育爱国明理的时代新人。
强国之本在教育,教育关键是教师。做“四有”好老师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专业阅读、专业写作、教育科研和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四轮驱动”。
作为中原名师,我努力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教师成长搭建专业发展平台,争取助力更多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引领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带领出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能力与教研水平过硬的勤思善研的教师团队,辐射引领区域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