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句句是经典,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发人深省、让人深思。特别是书中第一编第二章“真正的教育”中的一句话“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件20多年前的事儿。
那是我从教的第一年。班里有个叫阿婷的女生,她的家长从不来开家长会,她写作业从来不用买的本子,永远穿着同一件校服,长期缺乏营养的脸上从来没有微笑。
第二年春天,学校举行远足,让每名学生交20元交通费和午餐费。阿婷找到我,淡淡地问可不可以不交钱,她能步行到目的地。一直对她抱着好奇的我同意了她的请求。远足当天,我特意等她,与她一起步行到目的地。往返近20公里的路程,她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甚至都没有喝一口水。也许是我的一路陪伴打动了她,她告诉了我她的家庭现状:父亲残疾,母亲长年疾病缠身,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学,全家靠着低保和父母捡拾废品度日。从那以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帮助她,有时是学校发的学生奶,有时是学生的作业本,有时是一些资助金……而她依然还是原来的样子。中考放榜的日子,她考上了我们当地一所高中,高兴地向我报喜。过了几天她却又向我辞行,说家庭条件不允许她再读高中了,她决定外出打工。我千方百计挽留她,临别时强塞给她1000元钱,叮嘱她一定不要放弃。我向学校和她考上的高中求助,多次为她争取了助学金。2007年,她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一所她原本难以企及的学校。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激动地跑来向我报喜,那一刻,我真为她感到高兴。
日子依然这么过着,她依然在每个节日发来问候和祝福,我依然淡淡地喊她“阿婷”。北京奥运会发行纪念卡片时,她熬夜排队为我买了一套纪念卡。打开她寄来的卡片时,一行小字深深地震撼了我:“永远感谢您——我的恩师!”
其实,我更应该感谢阿婷,是她让我真正领悟了教育的价值:成就学生,丰盈自己的精神;是她让我真正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帮助别人,成就自己。
今天,读了“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这些文字,着实让人感慨万千。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教育活动应该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我们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更要赋予学生终身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反思当下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家长、社会、学校过分关注成绩,分数成了砝码,学生成了工具,每个人的眼中少了“人”,多了“利”!
“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项专业要求,需要每一名教育者带着温情去践行。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给家庭经济贫困的、学习暂时困难的、身体残疾的孩子更多关注和关爱、温暖和帮助。他们原本没有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力量和方法,如果得不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就会更加无助,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希望。我们应接纳他们的不完美,在他们人生最困难、成长最关键的时候,帮他们一把,给他们一个信心、一个希望、一个机会。
我想,教育就是多给孩子一条路,一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走下去的路,一条改变未来的路,一条绽放生命精彩的路!
市第四中学 铁流